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项目驱动·实践育人

作者

阮永慧

福建省建瓯市第三中学 353100

课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发挥着“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在开展课外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好项目式学习这一教育载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项目驱动”。让他们在项目主题的指引下,开展精彩纷呈的课外实践,实现德育知识的内化。

一、项目式学习在思政课课外教学中的价值

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有效解决了过去思政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教师要明晰项目式学习在思政课课外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实现有效融合。

(一)实现“知行合一”

在学生们看来,思政课的许多理论,是夸夸其谈的“大道理”。若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讲授,则会显得“假大空”。项目式学习通过“真实问题“驱动“实践任务”。让学生们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使用理论工具,完成思政知识的内化吸收,实现“知行合一”。

(二)激活“学生主体”

思政教育的开展需要以学生“内心认同”为前提。过去,被动灌输的教学模式往往容易引起高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项目式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解放了他们的时间与空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想法,自由地开展课后实践,完成项目任务。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教育转型,激活了学生们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二、项目式学习在思政课课外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我国的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在进行思政教育时,教师要在项目式学习中融入生活元素,将思政知识延伸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开展课外探究与实践,完成项目式学习,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思政答卷。

(一)设立项目主题

万事开头难。在开展思政课外教学前,教师需要设立项目主题,并引导学生们围绕思政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这其中,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既要贴合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也要密切联系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避免项目式学习流于形式。

例如,在进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思政教学时,教师就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出发,为学生们安排了调查“菜篮子”工程的项目式学习任务。鼓励他们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了解我国当前居民饮食情况和过去及同期全球其他国家之间的差异。一场活动下来,学生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深入理解了“发展保障民生”的涵义。设立生活化且富有探究性的项目主题,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实现长期且有效的“项目驱动”。

(二)整合教育资源

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思政教师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本领,整合各个领域的教育资源,为学生们的课外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帮助。

例如,在进行“爱我家乡”的思政教学时,教师就进行了相关实践。以“淄博烧烤的爆火”为例,整合了相关新闻、图片等资源供学生们进行分析。思考为什么淄博文旅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该做些什么复刻成功经验?让学生们站在政策设计者的角度,进行家乡旅游的推荐。最终,学生们给出的方案也令教师惊叹连连。整合教育资源,让学生们能够贴近生活,进行有价值的项目式学习。

(三)实现“家校社”协同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三大重要场所。课外项目的顺利实施依赖稳定的实践载体。校方应该积极牵头,与社会机构、学生家庭进行联系,达成教育共识,实现“家校社”协同,提高思政教育的一致性、有效性。

例如,校方可以与本地街道合作,搭建“社区微治理”的课外实践项目。让学生们在街道人员的陪同下进行调研,发现社区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深化他们对于“基层治理”的理解。实现家校社协同,为课外实践项目的开展搭建更大的舞台。

(四)完善评价体系

过去的教育大多采用“结果导向”的评价模式。思政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与价值变化,评价需坚持“过程导向”。因此,在课外教学评价时,教师也要实现评价方式与体系的创新,契合思政教育的实际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实现“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和“反思性评价”的三维融合,帮助学生们更加全面细致地发现自身的变化。并且,评价的主体也可以变得多元,创造性地加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考察实践育人。应用各种有效策略,完善评价体系,确保全面反应项目式学习的育人效果。

三、总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中的孩子们即将离开校园,奔向人生的新阶段。项目式学习的融入实现了高中思政课外教学的创优创新。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育能动性与创造性,通过项目式思政课外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勇敢应对人生的挑战。未来,教师还将继续挖掘项目式学习的优秀内涵,开展相关教育实践,让我们的学生与“德”相伴成长,如花般明媚,树般坚韧。

【参考文献】

[1] 陈意忠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思政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J].高考 , 2025, (17): 147-149.

[2] 潘旭照, 谭美欢. 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导向下的学科融合探索——以高中项目式学习实施为例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25, (15): 39-42.

作者简介:阮永慧,福建省南平市“十四五”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本文系福建省南平市“十四五”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南平市课题“项目式学习”在思想政治课课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