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技术赋能老年教育的路径、挑战与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作者

刘声田 刘丽

山东开放大学 山东济南 250002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 21 世纪全球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与重大机遇。中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老年教育不仅是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更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重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为传统老年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带来了历史性契机。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数字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为老年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泛在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数字鸿沟”问题依然突出,许多老年人因设备、技能或心理等原因被排斥在数字化生活之外,导致其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面临新的不平等。如何科学有效地将数字技术融入老年教育,弥合技术鸿沟,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其生活质量与社会参与感,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

二、数字技术与老年教育的融合:现状与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述评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老年教育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全球学界和政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欧美国家起步较早,其研究和实践侧重于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和促进社会参与。例如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持续推动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技能培训项目。美国研究证实,在线公开课(MOOCs)和移动应用等工具能有效提升老年人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与自我效能感。在亚洲,日韩等深度老龄化国家同样进行了积极探索。日本通过《终身学习振兴法》推动技术应用关注VR 等新兴技术在降低学习障碍方面的潜力;韩国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等平台能有效增强老年人的社会连接感。

国内方面,在“智慧养老”和“全民终身学习”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相关实践蓬勃发展。国家老年大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各类线上老年大学应用的普及,极大丰富了老年教育的资源供给形式。

然而,现有研究与实践仍存在一些局限:第一,重技术开发、轻用户需求,部分产品设计未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与认知特点;第二,实证研究相对匮乏,特别是缺乏对应用成效的大规模、长时段跟踪评估 ;第三,数字鸿沟问题在城乡之间、不同社群之间依然显著,教育公平性面临挑战 。

(二)数字技术赋能老年教育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理论层面看,数字技术与老年教育的深度融合将老年教育置于终身教育的宏大框架下,探索技术如何作为一种赋能工具,支持老年群体跨越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障碍,实现积极、自主、持续的学习。通过构建一个多维度的效果评价体系,为科学度量数字老年教育的价值贡献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分析工具 。

从现实层面看,数字技术赋能老年教育的应用路径与策略为各级政府、老年大学、社区及科技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与实践指导,推动老年教育服务的供给侧改革。通过促进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提升其数字素养与技能,有助于增强老年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满意度和自我价值感,从而将人口老龄化压力转化为积极的人力资源财富,为构建高质量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支撑。

三、数字技术赋能老年教育的应用路径探索

为实现数字技术对老年教育的有效赋能,必须摒弃单一的技术植入思维,转向构建一个以老年人为中心、多元技术融合、线上线下联动的整合性学习生态。

(一)构建“适老化”与“个性化”并存的在线学习平台

在线学习平台是数字老年教育的核心载体。其设计的首要原则是“适老化”。这要求界面设计遵循简洁、清晰的原则,采用大字体、高对比度配色和直观的图标导航,并简化注册、登录和支付等操作流程。在内容供给上,平台应从“大而全”转向“精而准”,基于用户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课程体系应覆盖健康养生、文化艺术、数字生活技能、金融防诈骗等多元主题,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学习形式上,应结合直播互动、视频点播、图文专栏等多种形式,并引入学习进度提醒、智能答疑助手等功能,提供伴随式的学习支持。

(二)推广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化与场景化学习模式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老年教育提供了无处不在的移动学习终端。应充分利用微信等社交应用的便利性,创建老年学习社群。在社群中,学员可以分享学习心得、展示学习成果、互助解决技术难题,形成浓厚的同伴学习氛围,有效缓解数字化学习带来的孤独感 。此外,应开发场景化的学习应用( App ),将学习内容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例如,开发针对智慧出行、线上购物、移动支付等场景的实操模拟教学软件,让老年人在“做中学”,提升学习的实用性和转化效率。

(三)探索虚拟现实(VR)等沉浸式技术的创新应用

VR/AR 等沉浸式技术为老年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体验。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VR 技术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游览名山大川和世界名胜,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在技能学习方面,VR 可以模拟烹饪、园艺、书法等复杂活动,提供安全、可重复的练习环境。在健康教育领域,VR 可用于认知功能训练、心理放松和康复指导,其趣味性和互动性远超传统说教模式。探索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是提升老年教育吸引力和有效性的重要方向 。

(四)强化社区支持与家庭联动的混合式学习支持体系

数字技术的应用应成为连接社区与家庭的桥梁,构建“社区 + 家庭 + 技术”三位一体的混合式学习支持体系 。社区应扮演“数字助教”的角色,定期组织智能手机培训班、数字应用体验课等线下活动,为老年人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可设立社区智慧学习角,配备公共设备和志愿者,为不具备条件的家庭提供补充。在家庭层面,应鼓励子女晚辈与老人开展代际互动学习,技术可以成为家庭沟通的新媒介,如通过共享相册、视频通话、共同参与线上课程等方式,增进情感联系。

四、核心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前景广阔,但数字技术在老年教育中的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

(⟶) 跨越“数字鸿沟”的挑战与对策

“数字鸿沟”是首要挑战,它不仅体现在设备和网络接入的“接入鸿沟”,更体现在使用技能和数字意识的“使用鸿沟”与“意识鸿沟”。

对策:第一,强化公共服务,将老年数字扫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组织培训等方式,提供普惠性、免费的数字技能培训。第二,推动技术适老化改造,出台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开发操作简便、功能聚焦的“老年版”硬件与软件。第三,发挥同伴引领作用,在老年群体中培养一批“数字达人”,通过朋辈辅导的方式,降低老年人对新技术的畏惧心理 。

(二)满足“异质化”需求的挑战与对策

老年群体内部存在巨大的异质性,其年龄、健康状况、教育背景、兴趣爱好千差万别,统一的教育供给难以满足所有人的个性化需求 。

对策:第一,运用数据驱动,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老年用户的学习行为与偏好,构建用户画像,实现精准的内容推荐和学习路径规划。第二,发展模块化课程,将知识体系拆分为更小、更灵活的“微课程”模块,允许老年人根据自身兴趣和节奏自由组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清单。

(三)保障“数字安全”的挑战与对策

老年人是网络诈骗、信息泄露和网络谣言的主要受害者之一。数字安全和伦理问题是推广老年数字教育时必须高度重视的底线。

对策:第一,加强安全教育,将网络安全、防诈骗知识作为老年数字教育的必修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提升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第二,压实平台责任,监管部门应督促教育平台建立严格的数据保护制度和内容审核机制,净化网络学习环境。第三,完善法律法规,针对老年人数字权益保护进行专门立法,为打击涉老网络犯罪、保障老年人数据隐私提供坚实的法律武器。

五、构建科学的成效评价体系

为科学评估数字技术在老年教育中的应用效果,避免陷入“唯技术论”的误区,需建立一个综合性、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 认知与技能维度

评估老年人通过数字化学习,在特定知识领域的掌握程度、数字工具的操作技能以及信息辨别等核心素养方面的提升情况。可通过前后测验、技能操作考核等定量方法进行测量。

(二)身心健康维度

考察数字化学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如孤独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认知功能测试工具进行评估,重点关注其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和认知储备的变化 。

(三)社会参与维度

衡量老年人因参与数字化学习而在社会交往和社区活动方面的变化。评估指标可包括线上社群的互动频率、线下社交活动的参与次数、社会支持网络的广度等,可通过社交网络分析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 。

(四)生活质量维度

综合评估数字化学习对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自我价值感和整体幸福感的长远影响。此维度更侧重于老年人的主观感受,可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和叙事访谈,了解他们对生活便利性、自主性和价值感的评价。

该评价体系兼顾了定量与定性方法,融合了短期效果与长期影响,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全面、客观的反馈,从而持续优化数字老年教育的模式与内容。

六、结论

数字技术为老年教育普惠化、个性化和终身化注入动力,但技术赋能需以老年人为本的顶层设计、多元协同的社会参与和科学有效的路径探索。未来实践应聚焦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通过适老化设计、个性化供给、社区化支持和安全化保障,让数字红利惠及每位老年学习者,构建技术友好、代际包容、全民共享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 朱冠华 , 张义兵 . 数字技术赋能老年智慧教育服务 : 逻辑、困境与纾困路径 [J]. 成人教育 ,2025,45(01):41-46.

[2] 刘亚娜 , 张朋 . 数字时代中国特色老年教育服务的现状、机遇与思考 [J]. 成人教育 ,2024,44(05):39-48.

[3] 以教育数字化为“倍增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2024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平行会议综述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30(03):31-36.

课题项目:2025 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名称:数字技术在老年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NSK2025C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