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中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与实践经
凌先奋
湘潭市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老旧小区改造中加强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现有资金的合理利用,提高项目可行性,同时促进市场规范,但是目前老旧小区改造中,仍然存在忽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规章制度存在缺陷、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基于此,为解决现有问题,本文提出加强设计阶段造价成本控制力度、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处理成本控制复杂信息、合理审查设计变更等措施,希望为提高老旧小区改造中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措施
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整个经济效益,所以单位部门要根据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要求,加强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成本控制力度,并确定好各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降低设计变更成本投入,以此来提高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水平。
1老旧小区改造中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1合理利用资金
老旧小区改造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政府财政资金或居民筹集的资金都是有限的,通过有效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可以确保资金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完成更多的改造项目内容,提升改造质量和效果。
1.2提高项目可行性
精确的成本控制有助于制定准确的项目预算,让项目发起方和相关部门清楚了解改造所需的资金规模,有利于在项目前期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和决策,判断项目是否在资金承受能力范围内,避免因资金缺口导致项目中途停滞或烂尾,保障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1.3保障居民利益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可以避免因成本过高而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老旧小区居民中有部分经济条件较为有限,若改造费用过高,导致居民难以承受,影响改造工作的推进。通过成本控制,在保证改造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能够让居民享受到更实惠的改造服务,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1.4促进市场规范
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严格的成本控制对参与项目的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市场主体形成约束,促使其遵守市场规则,合理报价,避免恶意竞争和高价垄断等行为,有利于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2老旧小区改造中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现存问题
2.1忽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2.1.1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相关人员认为施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因为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而忽视了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决定性影响,实际上,设计方案直接决定了改造项目的规模、标准和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对工程造价起着关键作用[1]。部分建设单位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更关注改造后的效果和居民的满意度,而对设计阶段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成本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合理的设计可以在保证改造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2.1.2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
部分设计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造价控制管理机制,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往往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和美观性,而对经济因素考虑不足,设计单位没有将造价控制指标明确分解到各个设计环节和设计人员,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缺乏成本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计单位对设计成果的经济合理性审核不够严格,没有建立有效的造价审核机制,在设计方案完成后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和评估,无法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导致造价过高的问题,从而使得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得以通过,增加了项目的造价成本。
2.1.3设计与施工衔接不紧密
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导致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实施,需要进行频繁的变更和调整,这些变更和调整往往会增加工程造价,而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使得造价控制变得困难。由于设计与施工衔接不紧密,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设计图纸的审查不够细致,未能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才发现问题并提出变更要求,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2]。同时,设计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管理不够严格,对一些不必要的变更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也使得造价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2规章制度存在缺陷
2.2.1制度体系不完善
对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中,缺乏详细且明确的成本控制流程规范,如在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对改造方案进行全面的成本估算和效益分析,导致一些项目在前期规划时对成本把控不准确,为后续成本超支埋下隐患。
2.2.2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会受到市场价格波动、政策变化、居民需求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发生变化,然而现有的规章制度大多是静态的,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动态调整机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成本控制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使得成本控制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2.2.3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缺乏专门的成本控制监督机构或人员,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即使有监督机构,也存在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使得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2.3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2.3.1对管理制度不重视
一些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制度在成本控制中的关键作用,将管理制度视为一种形式,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凭经验办事,不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操作,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2.3.2监管机制不完善
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很多时候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监管机构,也没有配备足够的专业监管人员,即使有相关人员,同时负责多个项目或多项工作,无法专注于成本控制的监管,导致监管工作不到位。现有的监管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复杂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多个部门,在成本控制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信息不共享,工作衔接不紧密,导致监管工作出现漏洞和重复,影响了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
2.3.3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
对于在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中表现出色的单位和个人,没有明确的奖励标准和具体的奖励措施,即使有一些奖励规定,也往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真正落实,导致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和动力。对于违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或者没有具体的处罚细则,难以对违规行为形成有效的威慑,一些单位和个人即使知道自己的行为违反了制度,但由于违规成本较低,仍然选择冒险行事,从而影响了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老旧小区改造中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策略
3.1加强设计阶段造价成本控制力度
3.1.1推行限额设计
根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投资估算,将总造价分解到各个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确定各部分的造价限额,如对于小区的建筑外立面改造、道路修缮、管网更新等不同工程内容,分别设定合理的造价控制目标。
3.1.2优化设计方案
单位鼓励设计单位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出多个设计方案,并从技术、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比选,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分析,在满足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剔除不必要的功能,降低成本[4]。同时,寻找功能与成本的最佳平衡点,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价值。
3.1.3严格设计变更管理
单位建立严格的设计变更审批流程,明确设计变更的条件、审批权限和程序,对于确需变更的设计内容,必须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审核,确保变更合理且不会对造价造成较大影响。在设计变更发生时,及时对变更内容进行造价核算,分析变更对总造价的影响,对导致造价增加的变更要严格控制,并寻找其他替代方案,而对于无法避免的造价增加,要明确责任,确保变更费用合理支出(设计变更审批流程,如图2所示)。
3.2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3.2.1成本估算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掌握的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类比估算法、指标估算法、工程量清单估算法等。如对于有类似项目经验的部分,可以采用类比估算法,参考已完成的类似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造价指标,结合本项目的差异进行调整,而对于能够明确工程量的部分,可采用工程量清单估算法,依据设计方案计算工程量,再套用相应的综合单价进行估算[5]。在成本估算中,要预留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施工条件变化等不确定因素。
3.2.2确定控制目标
人员要明确老旧小区改造要达到的质量、功能、环保等方面的目标,不同的项目目标会对造价产生不同的影响,质量要求高、功能完善的改造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相对较高,了解改造项目的资金来源。成本控制目标不能超出可支配的资金范围,要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和标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在成本估算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总体目标和资金情况,对各项成本进行综合平衡和调整,对于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安全的关键项目,要优先保证资金投入。最终确定一个既符合项目目标要求,又在资金预算范围内的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3.2.3细化和分解成本控制目标
人员将总成本控制目标分解到项目的各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成本控制重点和目标值,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监控和管理。同时按照不同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将成本控制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为每个具体的工程内容设定明确的造价控制指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6]。根据项目的总工期,制定分阶段的成本控制计划,将成本控制目标按时间进度进行分解,并确定每个月、每个季度的成本支出计划,通过定期的成本核算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确保项目成本在整个建设周期内得到有效控制。
3.3处理成本控制复杂信息
3.3.1全面收集信息
从多个渠道收集信息,包括施工图纸、工程合同、施工记录、材料设备采购清单、工程变更通知、市场价格信息、政策法规文件等,同时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以及小区居民等相关方保持密切沟通,获取第一手资料。人员不仅要关注直接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信息,还要收集与项目环境、居民需求变化、政策调整等间接影响成本的信息。此外,人员建立定期的信息收集制度,按照项目进度和管理需求,确定信息收集的时间节点。
3.3.2科学整理与分析信息
根据信息的性质和用途,对收集到的大量复杂信息进行分类,人员将信息分为工程实体信息、资源信息、造价信息、政策法规信息、项目管理信息等类别,在每个类别下再进一步细分,以便于存储、查询和管理。同时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对整理后的信息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和部位,并利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对成本控制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实现信息的快速查询、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3.4合理审查设计变更
3.4.1明确设计变更的原因和必要性
人员要仔细查看设计变更申请文件,核实变更原因是否合理且有充分依据,对于因居民提出合理需求而导致的变更,需评估其对整体改造效果和成本的影响,判断变更是否为实现项目功能、满足安全要求或符合相关规范标准所必需[7]。对于一些非必要的变更,如单纯为了追求美观而增加的高成本装饰性设计变更,要谨慎对待,避免因这类变更导致成本增加。
3.4.2审查设计变更的程序合规性
人员要检查设计变更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一般设计变更应由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设计单位审核确认,再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批。审查申请文件是否齐全,包括变更申请书、设计变更图纸、变更说明等,各相关单位的签字盖章是否完备。此外,仔细核实设计变更的审批是否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不同金额或性质的设计变更需要不同层级的领导或部门进行审批,其中较大金额的变更需要经过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要确保审批流程符合相关规定,防止越权审批或审批不严的情况发生。
4结语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各项措施的灵活实施,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实施,保证在预算范围内执行,为老旧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以此来提高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鹂,代华军.老旧建筑改造及修缮类项目的工程管理实践探索——以某老旧办公楼修缮工程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25,42(02):68-74.
[2]李泰山.EPC模式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创新探索——以湖北黄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例[J].居舍,2025,(05):103-106.
[3]王康.建筑工程造价的高质量预算编制探讨[J].中国品牌与防伪,2025,(01):200-201.
[4]苏倚晴.粒子群算法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4,53(21):134-138.
[5]王倩.BIM技术在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居舍,2024,(32):53-56.
[6]张清华,苏玮璇,高飞.完整社区导向下的城镇老旧小区片区式整体更新模式探索——以宁波白龙社区片区化模块化市场化更新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24,(05):151-157.
[7]卢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09):104-106.
作者简介:凌先奋(1993.1-),男,汉族,湖南湘潭,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估算、概算、结算、结算审核等造价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