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初探

作者

黄兰海 潘洁

重庆市江津白沙中学校 重庆  402289;北新巴蜀中学校 重庆 401524

引言: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学校为单位,由教师、学生与学校管理者三方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部分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教师参与度低、知识共享不畅以及创新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度实施。故而,深层次分析并研究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创设开放校本教研环境,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环境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力量,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层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部分学校的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不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开放、和谐的校本教研环境。对此,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办学目标以及方向等,构建开放、包容、和谐的校本教研环境,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一方面要遵循“以教师为本”的原则,全天候开放图书馆,并增添大量经典书籍支撑教师专业化发展,拓宽教师专业学习的深度、广度与宽度。同时,还要将国内外教育领域先进、前沿的教育信息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给教师,使全体教师沉浸到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并且学校管理层在日常管理教师、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全面贯彻落实“以教师为本”的理念,理解教师劳动特点,尊重教师劳动成果,认可肯定教师付出贡献,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要秉持“个体差异性”原则,深层次挖掘教师内在潜力。不同教师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以及学习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学校管理层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性,结合教师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文化水平等,采取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发展措施,促使每一名教师均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成长与进步,为全体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夯实基础[1]。

二、开展特色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教研品位

传统单一、片面的校本教研活动,难以有效吸引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质量与效率的升高。对此,学校要结合办学特点,开展“一主题 + 两课时 + 三研讨”的特色化校本教研活动。

首先,“一主题”主要是总结、整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困难与问题后,提炼成一个典型且众所期待解决的主题,紧紧围绕该主题,组织校本教研活动后,形成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再基于解决方案推进教学实践。其次,“两课时”是以教研组为导向,科学选择教材内容后,要求平行班教师围绕所选内容,展开两次课堂活动,在两次展示的过程中,全体教师观摩平行班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学形式以及内容等,结合观摩结果,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再对各类教学设计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从中选择优质课的同时,调整改进欠优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三研讨”是对“一主题”与“两课时”的总结和再次实践,全体教师结合校本教研成果集体备课后,选择一名教师负责课堂讲授,并在课后完善、反思、总结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地打造全体教师公认的优质教学设计后作为典范课例,供校内教师参考和借鉴。

三、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搭建知识共享系统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发展,为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对此,学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构建一个完善成熟的知识共享与协作系统,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桥梁和纽带,避免因信息闭塞或者数据孤岛等问题影响到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知识共享与协作系统的支撑下,典范课例可以数字资源的方式实时分享传递给教师,并且教师可在平台内线上优化调整典范课例。同时,当有教师在教学期间遇到问题和困惑后,可通过知识共享与协作系统向其他教师求助;还可以将采集挖掘到的教学资源、资料等共享到系统内,推动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与专业发展 [2]。

四、创新丰富校本研修模式,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为充分发挥出校本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学校要创新丰富校本研修模式并建立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机制。例如,学校可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会、专家报告会议以及专家座谈等,将教育领域最先进的信息分享给教师,逐步更新部分教师滞后的教育理念、落后的教育模式。另外,针对教师时间紧、任务重以及自我发展时间少、空间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学校要从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中脱离出来,积极实施个性化发展性评价,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教师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在具体实施个性化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师教学成绩,还要重视教师真实的付出与贡献,针对教师在教学期间切实存在的问题,给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形式,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与活力,使其从被动参与校本教研活动转变成积极主动探究,这是促进其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水平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队伍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为帮助教师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化解内外部等多种挑战,学校应高度重视校本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完善,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保平 . 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促进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J]. 学周刊 ,2022,(25):190-192.

[2] 杨启文 . 开展问题导向式校本教研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J]. 体育视野 ,2024,(09):158-160.

本文系市教育评估研究会 2024 年度一般课题“教研组织文化赋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研”(课题批准号:PJY20242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