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内容组织与优化路径研究
吴静
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逐渐难以满足这一需求,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大概念能够统摄单元内的多篇课文,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为编排单位,为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如何有效组织和优化单元教学内容仍存在诸多困惑,需要深入研究与探索。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内容组织与优化的原理与方法,为教师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大概念与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内涵关联
(一)大概念的内涵
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反映学科本质、具有广泛迁移性和统摄性的核心概念或观念。在初中语文中,大概念可以是关于文学体裁的特征、语言运用的规律、情感表达的方式等方面的高度概括。例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这一大概念,它涵盖了小说、戏剧、传记等多种文学体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作用以及与主题表达的关系等内容,能够将不同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特点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单元内的课文通常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体裁或语文能力训练点进行编排。它强调教学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注重单元内课文之间的关联与互补。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关于“人物传记”的单元,通过多篇人物传记课文,如《藤野先生》《列夫·托尔斯泰》等,让学生学习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从人物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等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人物传记这一文学体裁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大概念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起着引领和整合的作用,能够将单元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聚焦,教学活动更具连贯性。
三、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一)依据大概念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基于大概念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能够使目标更具整体性与深度。教师要深入分析单元内容,提炼出核心大概念,然后根据大概念确定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例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歌单元)中,大概念可以确定为“诗歌的情感表达与意象运用”。那么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与作用,体会诗人如何通过意象组合表达情感;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通过朗读准确传达诗歌的情感;能够模仿诗歌的创作手法,创作一首表达特定情感的诗歌等。这样的教学目标围绕大概念展开,使学生在学习单元内容时能够有明确的方向,逐步深入地理解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核心要素。
(二)围绕大概念选择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大概念,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本、知识点与学习资源。在选择文本时,要考虑文本对大概念的体现程度以及文本之间的互补性。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概念为“成长的烦恼与感悟”。教师可以选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等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与收获。同时,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文章或片段,如描写青少年成长心理的散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在知识点方面,围绕大概念确定如人物心理描写、环境烘托等与成长主题相关的写作手法,以及对成长内涵的思考与探讨等内容,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大概念。
四、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内容优化路径
(一)整合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更好地落实大概念教学,需要整合单元教学活动,使各项活动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可以设计贯穿单元教学始终的主线活动,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游记单元)中,设置“制作我的旅行手册”这一主线活动。在学习单元课文时,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提取关于景点描写、游览路线、文化内涵等信息,为制作旅行手册做准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交流对游记中写景手法、情感表达的理解,这些讨论成果可以进一步完善旅行手册的内容。在写作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或想象中的旅行,模仿单元课文的写作风格,创作一篇游记,并将其纳入旅行手册。通过这样的整合设计,使阅读、写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围绕大概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与迁移应用
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网络,梳理大概念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绘制知识网络,以“写景抒情的方法与技巧”为大概念,将课文中涉及的如描写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等知识点连接起来,展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同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或项目,让学生将单元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如让学生描写校园的一处风景,要求运用单元所学的写景抒情方法,从而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内容组织与优化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理解大概念与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内涵关联,依据大概念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以及整合教学活动、构建知识网络与迁移应用等策略与路径,可以使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更具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子涵. 指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路径研究 [J]. 花溪,2023, 8: 19-21.
[2] 刘徽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 —— 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 [J]. 教育研究,2022, 43 (10): 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