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作者

冯赫

勋望小学建农分校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引言: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先进教学理念受到广泛关注。此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碎片化教学方式,以学习单元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点、技能训练系统整合,构建完整学习体系。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合通过连贯、系统、循序渐进方式习得体育技能,单元整体教学恰好符合此规律,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运动兴趣提高体育素养。希望能够探讨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体育中实施路径与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一、明确单元主题,构建教学框架

教师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身体发展情况,结合课程标准,确立各学习单元主题。主题选择应考虑趣味性、实用性、挑战性等因素,如快乐田径、趣味球类、民族传统体育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每个单元应围绕特定运动技能或体育文化知识展开,避免内容过于分散或繁杂。在构建单元教学框架时教师须遵循整体—部分—整体原则,向学生呈现完整运动技能或项目,建立清晰学习目标与整体印象,分解技能要点,按照难度梯度安排教学任务,回归整体,通过综合性练习或游戏巩固所学内容。比如,在篮球基础单元中可先让学生观看完整篮球比赛视频,感受篮球魅力,然后分别学习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术,通过小型比赛整合各项技能。

纵向上各年级单元内容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形成螺旋上升结构,一年级可侧重基本动作发展,二三年级强调基础技能掌握,四五六年级则逐步引入战术意识与规则学习。横向上单元内容应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如将数学计算融入体育测量,将科学原理融入运动技能解析,增强学习迁移性,教学框架应包含清晰评价体系,明确学习目标、过程要求与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既包括技能掌握程度也涵盖参与态度、合作精神等情感目标,通过设立阶段性挑战任务,建立成长档案袋让学生明确学习路径,增强成就感与自信心。

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教学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特点,将相近技能、相关知识点有机融合,形成完整学习体系。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确立各单元核心主题,再围绕主题选取相应教学内容,既保证知识技能覆盖面又确保学习深度。整合过程中应考虑内容间逻辑关联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排列使学生在螺旋上升中掌握技能,教学过程优化则需打造导入—发展—巩固—拓展四阶段结构,每阶段设计相应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优化过程必须注重多感官刺激,全方位调动学习积极性,关注练习密度与强度调控,保证运动量适中,强调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创设民主和谐氛围,重视学习反馈与矫正指导,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科学整合与优化使教学内容更具系统性,教学过程更具连贯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某小学五年级趣味篮球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将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技术要素进行整合,设计八课时连贯教学。第一二课时围绕运球展开,学生通过 形绕桩、障碍闯关等游戏掌握基本运球技术。第三四课时聚焦传接球配合,通过传球接力、四角传球等活动体验团队协作,第五六课时专注投篮技巧,设置不同距离投篮区,满足各层次需求,两课时组织小型比赛,综合应用所学技能。整个单元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以篮球小英雄故事贯穿始终,学生需完成各项英雄任务获取徽章,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灵活调整场地设置,如将篮球场分区域布置多个练习点,确保全员参与。合理安排教学节奏,动静结合,既保证运动量又避免过度疲劳,创设阶梯式挑战任务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求。通过系统整合教学内容,科学优化教学过程,学生篮球技能获得显著提升,团队协作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明显增强。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引入现代教育理念与手段,差异化教学策略应成为首选,教师应当通过设置多层次学习任务、提供多样化学习路径、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游戏化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将枯燥技能训练融入趣味情境,降低学习压力。项目式学习适合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应当设计完整学习项目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实践解决真实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为体育教学注入新活力,多媒体展示、运动分析软件、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手段能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学习渠道。情境化学习环境创设有助增强学习意义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或比赛环境,促进技能迁移与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模式、自主探究模式等创新教学方法都能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应勇于尝试创新,不断反思实践,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特点教学模式。

在某小学五六年级跳绳达人单元教学中,教师创新采用技能银行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建立完整跳绳技能体系,包括基础跳法、交互跳法、花样跳法等不同难度技能,每项技能设定相应技能点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挑战通关方式获取技能点,累积达标后可解锁新技能,教师利用平板电脑录制标准动作示范视频,创建二维码技能卡片,学生扫码即可观看学习,设计自评互评表格引导反思改进。课堂组织采用学习站模式,将场地划分为基础区、提高区、创新区以及展示区四个功能区域,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适合区域练习。评价方式突破传统单一评分模式,建立技能护照记录学习轨迹,设置团队挑战赛促进合作学习,举办跳绳嘉年华展示学习成果。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通过明确单元主题构建科学教学框架,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能够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单元整体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基本运动能力,形成良好锻炼习惯,促进核心素养提升。未来实践中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让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营 .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水平二武术大单元教学的整体建构为例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5,6(13):89-91.

[2] 蔡明发. 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体育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风尚 ,2025,(08):125-127.

[3] 杨经国 . 小学体育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 [J]. 江西教育 ,2024,(1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