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住院药房临时医嘱调配速率中的效果
陈建英
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药学部
摘要: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管理法在提高住院药房临时医嘱调配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住院药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通过收集干预前后临时医嘱调配的时间数据,对比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临时医嘱调配的平均时间显著缩短,调配错误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提高住院药房临时医嘱调配的效率和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引言:住院药房临时医嘱调配是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住院药房在临时医嘱调配过程中常常面临效率低下、错误率高等问题。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管理法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的循环,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住院药房临时医嘱调配速率中的应用效果,为医院药学管理提供参考[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住院药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评估其在提高临时医嘱执行效率与准确性方面的效果。该医院住院药房负责为全院住院患者提供药品调配服务,每日处理的临时医嘱数量众多,因此,提升临时医嘱的调配效率与准确性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即将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的临时医嘱执行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干预前阶段和干预后阶段,每个阶段持续3个月。干预前阶段主要用于收集基线数据,包括临时医嘱的调配时间、调配错误率、患者满意度等关键指标;干预后阶段则用于收集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的数据,以便进行效果评估。
PDCA循环管理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计划(Plan)阶段:
成立PDCA循环管理法小组,由药房主任、资深药师、信息技术人员及护理部门代表组成,共同负责项目的规划与实施。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住院药房临时医嘱调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流程繁琐、信息传递不畅、人员培训不足等。基于问题分析,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包括优化临时医嘱调配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引入或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2]。
(2)实施(Do)阶段:
根据改进计划,对临时医嘱调配流程进行优化,简化不必要的步骤,确保流程顺畅高效。组织药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其对临时医嘱的理解与执行能力,减少调配错误。引入或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医嘱信息的实时共享与追踪,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3)检查(Check)阶段:
定期收集干预后的数据,包括临时医嘱调配时间、调配错误率、患者满意度等关键指标。将干预后的数据与基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的效果[3]。
(4)行动(Act)阶段:
根据检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对工作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对于仍存在的问题,制定新的改进措施,并纳入下一轮的PDCA循环中。
1.3观察指标
临时医嘱调配的平均时间:衡量调配流程的效率,比较干预前后的平均调配时间,评估PDCA循环管理法对流程优化的效果。
调配错误率:统计干预前后调配错误的数量占总调配数量的比例,判断PDCA循环管理法对减少调配错误的作用。
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收集患者或医护人员对临时医嘱调配服务的满意度反馈,用于反映服务质量及患者体验。其中护士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实施前后均调查100人(每个科室调查1~2人),调查内容包括送药及时性、药品发药正确率、科室配送正确率、电话接听及时性[4]。
2结果
2.1 临时医嘱调配时间
干预前,临时医嘱调配的平均时间为15.2分钟。而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这一时间显著缩短至8.9分钟,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临时医嘱调配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2 调配错误率
在干预前,临时医嘱调配的错误率为3.5%。而经过PDCA循环管理法的实施,这一错误率显著降低至1.2%(P < 0.05),表明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临时医嘱调配准确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3患者满意度
在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而言,护士对送药及时性、药品发药正确率、科室配送正确率、电话接听及时性以及总体满意度的评分,均较实施前有了明显提高。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分数的增长上,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PDCA循环管理法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效。
3讨论
PDCA循环管理法,这一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管理工具,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四个核心环节构成,旨在通过不断循环优化,全方位提升质量水平。在药房管控领域,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尤为关键,它不仅能够修正当前药品管理存在的不足,还能优化药品管理流程,增强员工责任心,提升服务水平,进而减少医疗纠纷。医院住院药房积极引入PDCA循环的理念,对临时医嘱的执行过程进行了持续的改进。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制定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显著提高了病区药房临时医嘱的送达率和服务质量。首先,调整紧急药品目录。药事管理委员会对原有的紧急药品目录进行了全面梳理,删除非紧急药品,这一举措从源头上有效降低了临时医嘱的比例,当医生开具非紧急药品目录中的药品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拦截,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临时医嘱。其次,鼓励临床科室积极使用智能药柜。临床科室可以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需求和应急药品目录来储备药品,由科室负责人制定药品的品种和基数,药学部负责核配和监督,护士长则负责日常管理。这一举措减少临床紧急用药临时医嘱的数量,显著缩短临时医嘱的平均执行时间。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显著提高了住院药房临时医嘱调配的效率和质量。PDCA循环管理法通过系统的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有效解决了临时医嘱调配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未来建议在更多医院推广PDCA循环管理法,进一步提升住院药房的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粟林, 李拓颖, 赖翔宇, 刘静, 胡小刚. 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流程信息化优化实践[J]. 中国药房, 2022, 33 (24): 3045-3048.
[2]黄秋玲, 王佳坤, 黄虹虹, 汪冬吟, 曾华缘. 全程化下送模式在一体化住院药房的实践[J]. 中南药学, 2016, 14 (10): 1143-1145.
[3]邓思韵, 高翔, 薛柳英, 姚秋燕, 林颖, 陈君远. 某院住院药房药品打包配送服务的实践与管理[J]. 中国处方药, 2015, 13 (09): 30-31.
[4]岳红霞, 赵忠倾, 温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与住院药房合并工作模式探讨[J]. 中国药业, 2014, 23 (20):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