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略
杨军
呼和浩特市第四十中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引言: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美育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重任,然而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普遍存在重知识灌输、轻体验感受问题,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审美能力发展受限。美术鉴赏本质上属于情感体验活动,需要通过个体主动参与、感受、思考才能获得真正审美体验,因此探索有效融入审美体验教学策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鉴赏教学模式对提升高中美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挖掘审美源泉,激活鉴赏兴趣
以往的鉴赏教学常局限于教材提供作品范例,内容单调且和学生生活经验脱节难以引起共鸣;教师应充分挖掘贴近学生生活审美资源将日常环境中美感元素引入课堂,比如城市建筑景观、公共空间艺术装置等都可成为鉴赏素材,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美学价值;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激发民族文化认同感,通过地方特色工艺美术、民间艺术等内容建立学生和民族文化情感联结;引入当代艺术创作,包括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前沿形式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美术馆、博物馆,邀请艺术家走进校园使学生直接接触原作感受艺术魅力;多元化审美源泉挖掘应注重系统性与层次性,可以按照熟悉 - 陌生、简单 - 复杂原则组织内容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审美视野拓展。
针对高中生认知特点教师需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欲望,设计具有挑战性问题情境如艺术风格辨识、创作意图探究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作品;注重艺术作品情感价值挖掘,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传递情感和价值观建立情感共鸣;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辩论赛等互动形式,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感受和见解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了解不同学生兴趣爱好和审美倾向,提供个性化鉴赏指导和资源推荐让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审美切入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资源获取渠道建立数字化美术资源库,包含高清图片、视频讲解等多媒体资料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学习。
二、构建审美情境,深化鉴赏体验
沉浸式审美情境构建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促进审美感受内化,教师应当通过布置主题展览空间,模拟博物馆或画廊环境营造特定艺术氛围;运用音乐、灯光等元素创设多感官体验环境增强艺术作品感染力;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艺术家、评论家等不同身份,从多角度感受艺术魅力。历史文化情境再现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产生背景,教师应当通过历史事件还原、时代背景介绍等方式帮助学生将作品置于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理解;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作品创作时期社会环境、思潮流变等背景知识;组织专题研讨会,探讨艺术作品和时代关系增强历史文化维度理解。
跨学科情境融合能拓展作品理解深度,教师应当将美术鉴赏和历史、音乐、等学科知识相结合,如通过文学作品解读同一题材绘画表现方式,结合历史事件理解艺术风格变迁;组织跨学科教师协作教学共同设计整合性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联结网络从多维度理解艺术作品。创造性想象情境激发能够促进深层次审美体验,教师应当设计想象性提问,如如果你进入这幅画中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描述,用文字或绘画表达对作品理解;组织艺术作品续写活动想象作品前因后果或未完成部分。情感共鸣情境营造有助于深化审美体验,教师应当选择具有强烈情感表达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家情感,设计情感导入环节,通过音乐、诗歌等激发学生情感状态;组织情感表达活动如写感受日记、创作回应作品等;审美情境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性,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情境体验机会,促进深层次审美体验形成。
三、拓展审美实践,提升鉴赏能力
以创促鉴实践策略将鉴赏和创作有机结合,教师应当设计临摹和变形活动引导学生临摹经典作品局部或整体,体验艺术家用笔、构图等技法特点;组织风格模仿练习,尝试用特定艺术流派风格创作新作品,加深对艺术风格理解;开展主题再创作项目,基于原作品主题进行个人化诠释和表达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批评性写作实践培养学生艺术评论能力,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撰写艺术评论文章,包括作品描述、形式分析等环节;组织美术评论工作坊,邀请专业评论家指导学生评论写作技巧;举办学生评论家活动让学生轮流担任展览评论员发表个人见解。策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组建策展小组,确定展览主题、选择作品等体验完整策展过程;鼓励学生利用校园空间举办小型展览实践策展理念;组织参观专业展览,和策展人交流学习专业策展经验。
跨媒介转换实践拓展学生表达方式,教师应当设计绘画转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绘画作品节奏、情绪转化为音乐表达;组织诗画互译练习,将诗歌意境转化为绘画或将绘画内容转化为诗歌;开展作品改编项目,将平面作品转化为立体装置或表演形式。社区服务实践将审美体验拓展至社会情境,教师应当组织美化社区志愿活动让学生运用审美知识参与社区环境设计;开展艺术普及服务,面向社区居民举办艺术讲座或导览活动;策划公共艺术项目,在社区空间设计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数字媒体实践拓展现代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艺术作品构成要素;创建艺术作品数字档案包含高清图像、创作背景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艺术专题结合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融入审美体验策略探索对推动美术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挖掘多元审美源泉、构建沉浸式体验情境、拓展综合实践活动三方面策略实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鉴赏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体验深度不足问题,这些策略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结合,促进学生从知道什么向会做什么转变。未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继续深化体验式教学探究,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更加开放、融合、创新美术鉴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景宝强 . 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略 [J]. 2023(4):121-123.
[2] 陈瑶 . 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略 [J]. 读与写 : 中旬 ,2022(11):0022-0024.
[3] 石雨桐 . 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略研究 [J]. 成功 : 上 ,2021(2):00046-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