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核心教学活动设计

作者

母瑶

弥勒市庆来学校

一、引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单个知识点的传授,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的把握,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语言运用能力。大概念教学强调以核心概念为统领,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大概念视角下进行单元核心教学活动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一)大概念的内涵

大概念通常表现为一个有用的概念、主题、有争议的结论或观点、反论、理论、基本假设、反复出现的问题、理解和原则。它能反映学科本质和专家思维,具有广泛迁移价值和持久的生活价值。具体来说,大概念的三种表现形式为概念、观念、和论题。概念是指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观念则表现为一种看法和观点,常反映概念与概念的关系。论题主要出现在人文艺术领域,很难有明确的答案。观念形式的大概念最常见,一般是一个句子。大概念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英语学科中,大概念并非单一的词汇或语法知识,而是涵盖语言规律、文化内涵、思维方式等的综合性观念,如“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运动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跨文化沟通需尊重差异”等。

(二)大概念的特征

首先,大概念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大概念是在事实和经验基础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抽象概括。高中英语教学中,从零散词汇总结出单词前缀和后缀记忆法、从例句中总结归纳语法规则、从语篇中概括各种文体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均能体现这一特征。其次,大概念具有广泛迁移性。大概念教学的学习机制是高通路迁移,即“具体—抽象—具体”,也就是从很多具体的案例中抽象出一个原理,再用此原理指导下一次任务的完成,因此大概念具有极强的生活价值。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掌握“语言学习通用策略”后,可将听说读写策略迁移运用到其他外语学习中。最后,大概念具有持久稳定性。大概念不是短期记忆,不易被遗忘。大概念与人类的的真实生活相关联,对学习者的生活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例如,学生掌握了“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这一大概念后,在学习词汇、语法时,就可以结合文化背景理解,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知识掌握更持久。

三、高中英语新教材编写理念与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英语新教材编写理念

高中英语新教材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贯穿思维发展,从以语言知识技能为主转向语言文化和思维融合培养,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突出文化意识,在彰显世界文化的同时,巩固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如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介绍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以及后续教材对林巧稚、屠呦呦、袁隆平等中国名人先进事迹的介绍;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选材,话题贴近生活,如新人教版必修一中的“Teenage Life”、“Sports andFitness”等单元,设计大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强调任务式教学,严格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多模态语篇,将听、说、读、看、写等技能训练落实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培养自主能力,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等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启发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重视多元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学习过程;融合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构建多模态学习平台。

(二)高中英语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碎片化。传统的单元教学目标往往是将单元内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罗列,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导致教学目标碎片化,学生难以把握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教学内容缺乏关联性。教学内容往往是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讲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教学活动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的考虑,导致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单元核心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

(一)目标先行,以大概念为统领

素养目标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而大概念是素养目标的构成核心,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地行动。单元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紧密围绕并服务于大概念的建构与理解。大概念是单元的灵魂,是设计活动的灯塔。单元伊始,就应以清晰、可理解的方式向学生和教师自己陈述本单元要理解的大概念和核心问题。例如:“本单元我们将探索‘运动如何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这一核心观念。”之后,便要将目标分解。即将抽象的大概念分解为若干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解目标”或“成果输出”。当然,活动设计时,可采用“逆向设计”(UbD)模式,先确定期望的理解结果(大概念),再设计证明理解的评估证据,最后才规划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

(二)情境真实,与生活世界紧密关联

核心素养的精髓在于真实性,即能将学校所学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去。因此,学习必须发生在有意义的、真实或拟真的情境中,避免“惰性知识”的产生,要让学生看到大概念是如何在真实世界中运作和解决问题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行知识迁移,学会运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每个单元都可以用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真实的“锚定性问题”或“驱动性任务”开启。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人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进行正确的人生抉择”这一大概念时,锚定性问题可以是“路上遇到老人摔倒要不要扶”。此外,部分单元大概念也可以使用真实的案例、新闻事件、社会议题、科学发现等作为分析对象,并联系学生经验,设计与学生个人生活、社区文化相关的活动,让他们有感而发。

(三)问题驱动,激发探究与思辨

真实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能让学生形成未来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的专家素养,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进程,这类问题包括核心问题、驱动性问题和子问题,能推动学生主动探究、深度思考。核心问题是开放性的、哲学性的,没有标准答案,旨在持续激发思考。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科技会一直给人类带来好处吗?”明确了单元大概念和核心问题后,便可进行问题链设计,即将大概念和核心问题分解为一系列逻辑递进的子问题,每个教学活动解决一个或几个子问题,逐步促进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基于探究过程提出自己的新问题,并尝试解答。

(四)活动多元,凸显实践与创造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教会学生课本知识和应试技巧,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听讲和做题,而应包含多种类型的实践性、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让学生学会“像专家一样做事”。一些知识和技能的习得需要学生“做中学”,即设计实验、调查、建模、设计、创作、辩论、模拟等需要动手动脑的活动。比如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学习就需要让学生通过模拟加以理解和习得。此外,教学中也可使用思维工具,如概念图、流程图、思维导图、KWL 表、韦恩图等让学生将内隐的思考过程可视化。比如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英国名字的历史渊源就可用流程图和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单元活动设计也需要一些小组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做好团队中的角色分工,让学生进行观点碰撞和共识构建。

(五)评价嵌入,促进理解与元认知

评价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贯穿始终的、用于促进理解的手段。在大概念教学中,评价的效度最为核心的就是评价学生有没有真正理解大概念。评价设计应先于教学活动设计,并为其提供持续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多元化评估,不仅依赖纸笔测试,更重视表现性评价,如项目成果、演示、实验报告;过程性评价,如观察记录、讨论贡献以及自我评价。活动开始前,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表现性评价量规,让他们明确“优秀”的标准,从而进行自我监控和调整。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反馈,要设计多次反馈环节,比如教师反馈、同伴反馈和自我反思,让学生有机会基于反馈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与理解,体验“迭代”的学习过程。

(六)整合融通,打破学科壁垒

大概念本身具有极强的整合性,因此教学活动设计应尽可能自然地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视角,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的整体观。每个单元都要先分析大概念,看它天然地关联了哪些其他学科。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大概念是“学习各类灾难成因并掌握必备的灾难逃生技能”就可以整合科学、地理、数学、语文等学科内容。此外,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这是实现整合的最佳路径之一。学生在一个复杂的项目中,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五、大概念视角下单元核心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于以上理论,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Sports and Fitness”为例提炼单元大概念并设计核心活动。本单元的大概念为“运动不仅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心理健康。高中生要深入了解体育运动、学习体育精神、养成正确的体育观。”

结语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核心教学活动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型路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高中英语教师应深入理解大概念的内涵和价值,掌握单元核心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和策略,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徽 .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2] 王蔷 . 英语教学法教程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3] 教育部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4] 何安平 .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