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吴金群
广东省罗定市罗定中学 5272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教与评分离的问题,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强调教学、学习和评价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教学评一体化”相关概念
“教学评一体化”有多种相关概念,如“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学、评”的融合等。其主要目的是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现三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该模式围绕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找到其中的一致性,同时教师分析学生表现,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构建更有效的教学课堂。
二、采取“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一) 符合新课改要求
“教学评一体化”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教师将该理念运用到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符合新课改的创新性理念。
(二)解决传统教学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一体化”这种方法能够解决传统化学教学中教与评的分离问题,有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协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 促进学生自我认知
在此类型的教育方法中,通过详尽的评估,学生可以明确地了解他们的短板、已掌握的知识点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从而更好地为课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 明确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应围绕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化学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展开。教育目标应该明确、易于执行、有效评估,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术的目标,还需要考虑过程和方式、情绪和价值观的目标。比如,在“铁及其化合物”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将教育目标定为:让学生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和转变关系,通过实验研究来提升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对化学的学习热情。
(二)设计教学活动
1. 教学目标设计
明确可操作与可评价性:教学目标应围绕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实验技能训练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等展开,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例如在“铁及其化合物”教学中,可将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准确书写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能独立完成铁离子检验实验等。
结合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兼具宏观核心素养与微观知识技能维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如在“化学电源”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电化学模型建构、思维过程评价及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等。
2. 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遵循课程标准与连贯性:教学内容选择遵循化学课程标准,注重知识点连贯性和系统性。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能进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
采用主题式教学法:整合和拓展相关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元素周期律时,可将相关元素性质进行整合,通过主题式教学加深学生理解。
3. 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发挥学生主体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有机反应原理。
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微观粒子的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
例如,“铁及其化合物”单元。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互转化关系,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组织:按铁单质、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顺序组织,结合实验探究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及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课堂上观察学生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课后通过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三)实施教学评价
1. 设计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设计评价目标。例如,在评价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情况时,可以从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选择评价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操作评价、考试、学生自评与互评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相互补充。例如,课堂提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批改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实验操作评价可以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试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提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结论:
“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核心素质的进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教学、学习和评价的有机融合,构建更加高效、多元的化学教学课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申燕 程俊 美尹红 . 基于教 , 学 , 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施——以 " 铁盐和亚铁盐 " 的两节省级优质课为例 [J]. 化学教学 ,2022(1):38-43.
[2]孙慧丽 王倩倩 任泉先 . 用实时数据作抓手实现教 , 学 , 评一体化——以智慧平板班高中化学课堂实践为例 [J]. 教育与装备研究 , 2022,38(7):66-69.
[3]王磊。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教、学、评” 一体化教学设计 [J].化学教育 ( 中英文 ),2018,39 (21):1-5.
[4]周业虹。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 —以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为例 [J]. 教学月刊・中学版 ( 教学参考 ),2020(0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