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改革背景下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源的路径与效益分析
李咪
湖北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成为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由于人口流动、城乡结构调整以及农户居住需求变化,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宅基地闲置的现象,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村集体经济发展受限。本文从宅基地改革的政策背景出发,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模式探索与资源整合盘活闲置宅基地,推动村集体经济的提质增效。文章从改革背景与理论基础、村集体盘活闲置资源的实践路径以及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认为通过产权制度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与多元化利用途径探索,村集体能够有效激发资源活力,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盘活闲置宅基地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能促进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和农民增收,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研究最后提出,未来应在法律制度健全、资本引入、利益分配和风险防控方面进一步完善,推动村集体经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
关键词: 宅基地改革;村集体经济;闲置资源;乡村振兴;资源盘活
引言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人口流动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暴露出诸多矛盾。大量农户进城定居后,农村出现了宅基地闲置、房屋空心化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系统分析宅基地改革背景下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源的路径与效益,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提供理论支持与现实借鉴。
一、宅基地改革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1.1 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与意义
宅基地制度作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整体发展。过去,宅基地“一户一宅”的原则在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农村人口外流严重,部分宅基地长期闲置,形成“空心村”现象。为破解这一问题,国家逐步提出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改革方向,即所有权归集体、资格权归农户、使用权可流转。这一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通过权能分解实现宅基地的有序流转和利用,盘活沉睡资源,推动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新空间。宅基地改革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更能够通过制度化安排打破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使得村集体具备更大的发展主动性和灵活性。
1.2 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盘活闲置资源的需求
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然而,长期以来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存在产业单一、资金短缺、经营模式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盘活闲置宅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来源与发展路径。通过对闲置宅基地的集中利用,村集体不仅可以拓展发展空间,还能通过多种经营模式实现资源的增值与效益最大化。对于村集体而言,宅基地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既是提高自身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和增强村庄凝聚力的现实需要。因此,宅基地改革背景下村集体如何主动作为、有效整合资源,成为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二、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实践路径
2.1 完善产权制度,激活资源潜能
宅基地资源能否顺利盘活,关键在于产权制度是否清晰。在“三权分置”改革框架下,村集体应进一步明确宅基地所有权归属,完善农户资格权认定机制,推动使用权合理流转。同时,需要建立规范的宅基地确权登记制度,为宅基地利用提供法律保障。村集体作为所有权主体,在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确权、发证和建档,确保宅基地资源权属清晰,从而为后续的经营利用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制度的完善不仅能够减少宅基地利用中的矛盾纠纷,还能够增强农户和社会资本参与宅基地盘活的信心,真正释放闲置资源的潜在价值。
2.2 创新经营模式,拓展发展空间
在宅基地盘活过程中,村集体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与企业合作开发闲置宅基地,建设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康养基地等新兴产业,实现资源的产业化利用。另一方面,村集体也可以通过自主经营方式,将闲置宅基地改造为公共服务设施,如农产品加工点、电商物流中心、农民合作社基地等,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此外,还可以通过“租赁+合作”的方式,将闲置宅基地以租赁形式流转给有需求的经营主体,村集体则通过租金、分红等方式获取稳定收益。经营模式的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
2.3 多元化利用途径,提升集体效益
盘活闲置宅基地不仅限于产业开发,还应注重综合利用。一方面,可以结合乡村建设规划,将闲置宅基地改造为文化广场、生态公园等公共空间,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另一方面,可以将宅基地改造为创业孵化基地或技能培训场所,为返乡青年、创业农民提供发展平台,推动农村人才振兴。同时,还可以通过宅基地入股合作社、集体公司等形式,实现资源与资本的有机结合,使闲置资源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效益。多元化的利用途径不仅有助于实现经济价值,还能够带来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推动村庄的全面振兴。
三、盘活闲置宅基地的综合效益分析
在宅基地改革背景下,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源的综合效益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是经济效益,宅基地被有效利用后,能够通过产业开发、资产租赁、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增值,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其次是社会效益,盘活闲置宅基地能够促进村民就业和创业,改善村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和组织力。此外,在文化传承和乡村形象方面,通过闲置资源的合理改造,可以重塑乡村景观,保护乡土文化,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三是生态效益,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往往伴随绿色改造和生态建设,有助于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综合来看,宅基地改革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结论
宅基地改革为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源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产权制度的完善、经营模式的创新以及多元化的利用途径,村集体能够有效释放宅基地的潜在价值,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未来,村集体在盘活闲置资源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健全法律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同时注重风险防控与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村集体经济才能在宅基地改革背景下实现长远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刘云嵩.情系群众解民忧履职尽责谋发展[N].贵阳日报,2024-12-09(002).
[2]王旭.盘活闲置资源增加群众收入[N].中卫日报,2024-08-15(004).
[3]李小龙,杨萌,黄朝梅.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池春水”[N].商洛日报,2024-07-18(005).
[4]刘宇佳.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欠发达地区闲置资源路径研究:基于晋东南北村的案例考察[J].山西农经,2024,(1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