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左君虹

湖南省衡阳市一中  421002

引言

作为高中英语的核心技能,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发展,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因素。实际开展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读写分离、输入和输出不均衡等状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产出导向法秉持“在运用中学习”的理念,着重强调产出任务对输入学习的推动作用,为解决读写教学面临的困境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产出导向法理论的概要性阐述

(一)产出导向法的核心内涵

产出导向法是由文秋芳教授所提出的,该方法的核心框架涵盖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三大关键支柱。其中“输出驱动”倡导以实际且真实的语言产出任务作为起始点,以此来激发学习者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进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学习的进程中;“输入促成”着重强调依据产出的具体目标,精准地提供与之匹配的语言输入内容,助力学习者构建起必要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储备;“选择性学习”则要求学习者围绕着产出任务,对输入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筛选与吸收,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最终形成一个“产出 - 输入 - 再产出”的封闭循环体系。

(二)产出导向法的发展历程

产出导向法的发展,深深扎根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早期阶段,受到相关理论的启发,重点开展关于输入和输出之间关联性的研究;中期阶段,借助课堂上的不断实践对其内容、方法等进行完善,确定了“驱动- 促成-评价”一整套的教学流程;在此阶段,已经构建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并在基础教育时期的外语教学中,逐渐得到推广运用,其秉持着“以产出为核心”的理念,为读写融合教学给予了清晰明确的方法论。

二、对于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当下状况的剖析

(一)读写教学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分离态势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通常被当作是相互独立的板块,阅读课程重点是放在对文本的剖析,以及习题的训练方面。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去接受关于语言知识点的讲解,没有具备把阅读材料转变成为写作资源的想法;而写作课程大多是以技巧的传授和范文的仿照为主要方式,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输入积累,很难达成内容和语言的深度整合,造成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不均衡,没办法产生协同的效果。

(二)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主动性匮乏的状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进程是由教师来主导的,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在阅读教学时,大部分时候学生是按照教师给出的指令去完成标准化的练习,几乎没有自主探究文本含义的空间;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常常被限制在固定的话题、框架之内,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受到了制约。这种“教师负责讲,学生只管听”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的读写任务参与程度很低,很难主动构建自身的语言能力。

三、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构建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设定

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的读写结合教学目标,着重聚焦于“语言运用能力”与“学习策略”两个维度。语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从阅读的文本中,精准提取核心的信息,借鉴文本的语篇结构,而后把各类信息和结构转化成写作可用的素材,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本建构能力;策略层面要培养学生具备元认知能力,依据写作的具体需求筛选阅读的内容,并通过写作来反思阅读存在的不足之处,最终达成“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良好循环状态。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此模式涵盖四个呈递进关系的环节:其一为产出驱动,教师参考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书信、评论等具备挑战性的写作任务,清晰地设定产出目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二是输入促成,提供和写作任务相适配的阅读材料,如同类体裁的范文、相关主题的文章等,引领学生借助略读、精读的方式,提取语篇结构、词汇句式等有价值的信息;其三是读写互动,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积累运用起来,完成写作的初稿,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所得素材来优化内容与表达,凭借写作反馈去推断阅读中遗漏的信息;其四是评价反馈,运用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相结合的办法,从内容的完整程度、结构的逻辑条理等几个方面展开评价,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四、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与成效剖析

(一)实践应用过程

挑选高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开展对比教学活动,其中,实验班采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对照班运用传统的读写分离教学模式,整个教学周期设定为一个学期,借助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方式来收集数据,以此确保研究具备规范性。

(二)效果分析

由数据可知,相较于对照班,实验班在读写能力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提升态势。在阅读领域,学生们对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能力均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在写作范畴,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表达、结构安排还是语言运用方面都有了较为可观的进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主动性也显著增强,同时焦虑感则明显降低,实现了能力与态度两个方面的同步优化。

五、结论

在本研究当中,依据产出导向法所构建起来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借助任务驱动以及输入输出的联动,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读写处于分离状态、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等方面的问题,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成效。然而,该研究依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没有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开展适配性方面的分析,在未来可以对模式设计进行细致化处理,将分层教学的理念与之相结合,拓展实践的范围,进而为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给予更具可操作性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张舒宇 . 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海外英语 ,2023,(20):198-200.

[2] 张婉 , 陈新忠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3,(10):2-6.

[3] 杨晓芬 . 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英语教师 ,2023,23(17):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