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体验课程组织策略之我见
方晓蓉
浦江县黄宅镇中心幼儿园 322204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儿童的成长经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幼儿园的“体验”课程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儿童体验课程并非只是一种形式,它注重更多维度、更多内容的结合,还注重儿童真实的经验,致力于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持续提高儿童各个领域的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体验课程组织策略之我见
1体验式课程的概述
体验型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体验式学习。在开展儿童的体验式学习时,老师应该根据儿童自己的认识特征和学习规律,把游戏作为一种基础的活动,让儿童在真实的经历中学会。通过有意识地创造具体的种植课程、生活操作课程和室外活动课程,让孩子们在交互的活动中得到持续的实践经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管是教学活动,户外活动,还是生活活动,都充满了“玩耍”的特征。儿童时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幼儿的体、智、德,为后续的学习和终生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根基;美与劳动全面和谐发展是其主要内容。体验式课程充分考虑到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自然、空间、角色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让他们体验劳动,体验生活,体验挑战。感受幸福,于经历中持续创新,于经历中健康成长。
2体验式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关于园艺专业的教学
它是指幼儿园通过设置种植园,按照植物的栽培工艺设计了一套一套的课程,例如设计种植园的环境,对植物的各个部分进行观测活动,以及参加栽培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接近自然的同时获得了发展。
2.2为生存而设的课程
“生活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主要指导思想,为幼儿发展“生命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生活操作类课程则是与幼儿生活中常用的操作类的活动相融合的一套课程,例如:食材的准备,食品的制作,这些都是为了增加幼儿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
2.3室外运动项目
本部分是针对幼儿园室外运动场的分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游戏性教育。儿童通过多种形式的玩耍,可以训练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合作意识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3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体验课程组织策略
3.1强调操作,体验种植
儿童园艺活动不仅仅是让儿童参加耕作,它的重要价值就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某些极富教育性的内容上。老师要带领儿童不断地去探究和研究植物的世界,这能激发他们的感官,发掘他们心中最深的对自然的爱,贯穿于劳动的全过程;孩子们的劳动观念、技术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在幼儿园,老师应先对儿童的绿化区进行规划和设计,一边建立课堂绿化区,让小朋友在课堂上共同建设;营造绿色生态的教学氛围;另外,也可以根据室外空间进行园林布局,比如将幼儿园空地、楼顶平台等作为规划设计区域,对其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创造出适合儿童参加劳动的区域,在师生的合作下,为幼儿园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幼儿园进行四季劳动时,应进行科学的计划,将劳动时间分为四个季节,并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组织团体比赛,对表现好的团体颁发小红旗,充分调动孩子的热情。
3.2展现文化,优化体验
我幼儿园的学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我幼儿园也在学校中大力开发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民间文化体验课。例如:民族服装、民族绘画、民族音乐等,在服饰活动中,除指导儿童参加服装展览以外,我们幼儿园还将服装的创作与室外写生体验相融合。让幼儿在室外的条件下,将自己的想象与民族服装的特点相融合,进行自己所需要的服装的设计,并学习如何利用简单的原料进行服装的制作,最终通过时装表演,评选出“设计之星”、“新秀之星”、“特色之星”等优异的作品。或者把民间音乐的体验活动,与我们的音乐课结合起来,让儿童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民族乐器以及民族音乐的代表性作品,让他们在歌唱中增长见识;促使他们的发展。
3.3四季体验,推进成长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四季经过了365天的无尽循环,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动着;但是,它特有的季节性却是非常显著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东西、不同的现象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构成了一副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因此,一年之内,要让孩子们把目光投向自然,关注各种自然动植物的变化,以及它们对人类的作用,在体验和比较中,去感受并找出这种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把这个动作看成是一种普通的知识,但从孩子的心灵发展来看,我们要把它转换成让孩子充分运用多种感觉,比如去听自然之声;在春季,我们倾听小鸟啁啾,河流融化;夏季,我们聆听雷鸣与虫鸣;秋季,我们聆听收获与树叶;冬季,我们聆听雪花飘落,儿童在雪中玩耍;有些是天然动物自身发出的,有些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同时感受色彩、线条与形态,例如颜色,在春季,花朵绽放时呈现出鲜艳的色彩,夏季则呈现出莲花与栀子的清雅色彩;在秋季,菊与桂之间有一道亮丽的淡黄色,冬季则是一片红梅与白雪相映的美丽。即引导幼儿看,听,闻;通过对味道的运用,使儿童能够将各种现象牢记于心。
3.4适当引导,使儿童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幼儿园的课程设计应以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中心,其重点在于教师和儿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真正地成为自主的、自主的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引导,否则,教学就成为“导演”,从而使孩子失去自己的独立经历与创新的机遇。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遵循适当指导的原则,把体验的精神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阶段,这样,就能使儿童的体验更为丰富。
结论
目前,中国的教学改革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儿童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而“经验课程”是师生一起讨论、构建起来的一种发展过程。在学前教育中进行体验式课程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是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是引导幼儿在生活感受中发现、在亲身体验中成长的重要形式。这样对幼儿主体意识的增强、生活能力的提高及学习体验的感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佳佳.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23(06):35-37.
[2]薛飞.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整合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2.
[3]吴佳佳.情景创设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