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信息技术趣味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谢洪龙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咸村中心小学 邮编:355401

摘要:本文以创意笔筒增趣味为例,探究小学信息技术趣味化教学策略。通过创意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情境;运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采取合作探究方法,促进成果展示与应用拓展。实践表明,趣味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供新思路与可行路径。

关键词:趣味化教学;创意笔筒;小学信息技术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受到前所未有重视。然而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忽视学生兴趣培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趣味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强调将趣味元素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本文选取创意笔筒主题,探索如何通过趣味化手段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

一、创意引入,激发兴趣——创意笔筒教学情境设计与营造

在创意笔筒主题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应该展示各种形态笔筒实物或图片,如动物造型、几何构型、机器人外观等多样化笔筒,引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索欲。随后组织我身边笔筒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分享家中或学校使用笔筒样式、功能及特点,建立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联系。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创意笔筒作品,如会发光笔筒、可旋转笔筒、多功能组合笔筒等,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灵感。

为增强情境代入感,教师应该设计趣味性问题情境:某文具公司举办未来笔筒设计大赛,邀请学生担任小设计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设计独特创意笔筒。此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富含挑战性与趣味性,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引入绘画软件操作技巧、三维设计基础知识等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习得信息技术知识。同时,教师应注重创设民主、开放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奇思妙想,营造轻松愉悦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乐趣形成积极学习态度与浓厚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解决问题——创意笔筒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

在创意笔筒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系列任务,使其既具挑战性又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间,形成良好学习体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提示,教学任务应涵盖认知、情感、技能多个维度,因此教师应该设计笔筒市场调研任务,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笔筒创意策划任务,提升学生创意思维与表达能力。笔筒设计与制作任务锻炼学生软件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笔筒优化与评估任务,发展学生评价与反思能力。脚手架理论强调,教师应提供适当支持与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超出当前能力范围任务,促进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关键技术难点,如图形绘制、色彩搭配、三维构建等,进行分步骤示范与指导并提供操作指南与范例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参考。教师应注重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难度任务,如基础型固定模板笔筒设计、提高型多功能笔筒设计、挑战型智能交互笔筒设计,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在创意笔筒教学中教师应该组建异质性学习小组,安排不同特长学生合作完成设计任务,促进互补性学习与能力共享。建模教学策略强调,通过范例分析与模仿可加速技能掌握过程,教师应该展示优秀笔筒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理念、技术实现方法与美学特征为自主创作提供思路。认知负荷理论提醒,任务难度与复杂度应与学生认知资源相匹配,避免信息过载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此,教师应该将复杂设计任务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如确定笔筒主题与功能、绘制笔筒外观草图、制作笔筒三维模型、添加笔筒纹理与装饰等,使学生能够逐步攻克难点,体验成功喜悦。问题解决教学法提出,真实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欲望,教师应该设置如何使笔筒既美观又实用、如何利用回收材料制作环保笔筒等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寻求解决方案。形成性评价理念要求,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学习效果。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学生操作、倾听小组讨论、检查阶段性成果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进展,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对个别困难提供个性化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与成长。

三、合作探究,拓展应用——创意笔筒教学成果展示与延伸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教育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社会培育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趣味化教学注重知识迁移与能力拓展,通过多样化展示与应用活动,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在创意笔筒教学结束阶段,教师应当组织创意笔筒设计展示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详细介绍设计理念与技术实现方法。展示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幻灯片演示、视频讲解、实物展示等,这不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展示技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平台。教师还可组织笔筒设计评选活动,评选最具创意、最实用、最美观等奖项,增强活动趣味性与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成就感。为促进合作学习,教师应当安排学生组成设计小组,集思广益改进作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集体创新意识。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创意笔筒的拓展应用,如制作创意笔筒教程,上传至班级博客平台,分享设计心得与技术要点;利用所学软件设计其他生活用品,如创意花盆、个性化收纳盒等,拓展设计思维的应用领域;尝试将二维设计转化为三维打印实物,体验现代制造技术的魅力与可能性。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信息技术应用价值的理解,感受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系统的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元认知水平。在课外时间,教师应当推荐相关学习资源,如专业设计网站、教学视频、创客空间等,引导学生持续探索,保持学习热情,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应用能力的提升。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更具竞争力与适应性,成为能够应对复杂问题与变化环境的复合型人才。

结论:本文通过创意笔筒增趣味教学实践,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趣味化教学有效策略。创意引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任务驱动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合作探究活动能够促进知识迁移,拓展应用能力。趣味化教学将抽象信息技术知识与具体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与挑战,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未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继续探索趣味化教学新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精神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福海. 小学信息技术趣味化教学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3(48):27-30.

[2] 姚媛媛. 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教学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2021,28(7):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