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方法研究
王建绩
洪湖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省洪湖市 433200
引言:建筑工程造价是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造价管理和预算编制的重要措施。预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造价还包括概算、结算、决算等内容。通过预算管理,可以使建设企业与施工企业明确建筑工程的支出所需资金。传统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编制方法以工程量清单法为主,即按照工程量进行预算的统一计算。而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BIM 技术也开始逐渐融入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提供了更加可视化的解决方案。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存在问题
1.1 预算编制准确率低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在编制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为工程量清单法,该方法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内容进行整理,并对清单进行合理的合并和拆分,将清单项目和建筑图纸进行一一对应。如遇工程规模较大的建筑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法很容易造成项目的遗漏,需要通过反复的指标检查、重算合同、大数复算等方法确定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因此在大规模工程中,工程量清单法的应用常遇到预算编制准确率低等问题,影响预算编制的效果。并且部分工程的设计变更较为频繁,根据图纸确定的工程量清单预算有时无法匹配到现场的具体施工,影响预算准确性。该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会导致工程出现三超的情况增多,另一方面也会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1.2 预算编制效率低下
部分预算在编制过程中,数据的录入仍采取人工录入方式,在人工操作中难免出现误差问题,且数据录入的效率较为低下,影响了整体编制的速度。工程造价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量、材料价格、施工方案等诸多工程相关数据进行明确,但这些数据的来源较为分散,数据在应用过程中的整合十分困难,导致预算编制的效率较低。部分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尚未确定统一的流程,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环节衔接不畅的问题,很容易出现重复工作,进而导致编制资源浪费,影响编制效率。此外,由于预算编制工作涉及参建各方,如参建各方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交流不畅,导致预算编制的消息传递不及时,也会对预算编制的效率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提升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1.3 预算编制缺乏系统性
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是对工程进行系统化分析和管理的环节,而许多工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关注,只重点关注某一部分内容的预算编制,导致其存在预算编制的漏洞,预算编制的系统性较差。在这种情况下,预算往往缺乏动态的调整机制,当项目产生设计变更时,预算的动态调整较为困难,响应速度慢,无法及时反映项目的变化情况。缺乏系统性的预算编制极易导致项目出现成本控制困难、资金超支等问题。
2 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方法
2.1 工程量的快速提取与核算
BIM 技术是可视化的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将建筑信息融入三维模型之中,为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可视化的解决方案。该模型既包含建筑的几何信息,也包含建筑的非几何信息,能够将建筑工程的数据全面囊括其中。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可以基于建筑模型进行工程量清单的快速提取,例如在前期模型建模阶段,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分类编码进行建模,在结合构建参数化技术的基础上,可将模型中的墙体、梁、柱、板等构件的尺寸、材质、数量等信息自动提取并生成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精度可达 98% 以上。某项目 BIM 工程量提取效率如表 1 所示 [1]。在建筑工程量快速提取的基础上,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工程量清单的快速核算。在BIM 系统内进行工程量提取过滤器设置,以此来进行对建筑构件几何参数的检验,可以实现对异常数据的自动识别。或是根据工程情况在系统内导入工程量清单核算模板,让系统根据模板进行大规模工程量数据的快速核算。
表 1 BIM 技术工程量提取效率对比


2.2 数据的自动分类和流程管理
应用 BIM 技术时,可以将数据自动划分为规划 BIM 数据、设计 BIM数据、施工 BIM 数据、运维 BIM 数据。规划 BIM 数据主要是建筑早期规划阶段的数据,如场地分析、方案比选等。设计 BIM 数据是各类内容的设计数据,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等。施工 BIM 数据是具体施工内容,如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运维 BIM 数据是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各类数据,如能耗监测、维修记录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构件的具体内容,BIM 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内容的自动分类,例如将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屋面工程等归类为土建工程,将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归类为安装工程。并将这些内容与规划、设计等数据进行结合。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快速统计与检索。以便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数据统计、数据检索,还能够提高数据的共享应用效率。此外,为确保建筑的易用性,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基于现阶段市场上有部分集成平台可有效集成不同软件数据,依据管理优化所需,精准选用集成平台,如广联达 BIM 5D、鲁班工程管理数字平台等,利用其导入 Revit、Navisworks 等设计软件模型以便于实现多软件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执行的效率和质量[2]。
2.3 预算协同编制与智能校验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常因参建各方沟通不畅而存在严重的协同编制不足问题,影响预算的编制效率。应用 BIM 系统可以借助 BIM 的云平台功能,实现参加各方对预算的协同编制,各方能够在同一工作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数据的修正。不同参建单位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内容对编制提出建设性意见,自动提取专业工程量进行预算编制分析。例如参建各方可以用BIM 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对各个节点的资源调配情况进行精准调整,模拟多种调配方案,筛选出最优调控方案。通过这一方式,采取新增资源、调整资源分配比例或去除冗余资源等措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3]。在编制校验环节,BIM 技术可以实现预算数据与建筑模型数据的智能校验对比,如分析建筑构件数量是否一致,工程量计算是否存在重复计算、漏算等问题。也可以进一步与施工进度等环节进行智能匹配校验,分析实际施工情况是否与预算保持一致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应当认识到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的应用价值,积极利用 BIM 技术开展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活动,提高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精度与效率,提高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在应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BIM 的工程量自动提取与核算、数据自动分类与流程管理、协同编制与智能校验等功能。通过 BIM 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动建筑项目的建设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强. 基于BIM 技术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方法优化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 工程技术 ,2025(3):001-004.
[2] 崔磊, 刘怀玉. 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精准控制方法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经济管理 ,2025(6):081-084.
[3] 汤骞武. 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研究[J]. 中国招标 ,2025(5):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