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班食育活动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作者

潘晓

民勤县北关幼儿园

引言:小班幼儿处于认知发展关键期,其学习特点决定教育内容必须贴近生活实际,通过直观感知获取经验,食育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观念与行为习惯。然而传统食育活动往往偏向知识灌输,忽视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尝试将日常饮食情境融入小班食育活动,构建系统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提升幼儿食育活动参与度与实效性,促进幼儿健康饮食习惯养成。

一、小班食育活动中生活化教学策略设计构建

教师应当确立生活即课程理念,将幼儿日常饮食经验作为教学资源,注重情境创设与实践体验,构建体验 - 认知 - 内化三维教学框架,通过感官体验引发认知建构,最终实现知识内化。设计多元化活动形式,包括食物探索、烹饪体验、农场参观等满足幼儿探究需求,整合家庭、社区资源,建立家园协同育人机制,确保教学内容延伸至家庭生活。活动设计突出趣味性、操作性、安全性三项原则,保证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获取知识,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教学内容选择应注重季节性、地域性、多样性特点如选取当季蔬果作为探究对象,引导幼儿认识食物来源、营养价值与制作过程。教学环境创设方面构建微型菜园、模拟超市、小厨房等功能区域,为幼儿提供真实操作场景。教学评价体系强调过程性、多元性,采用观察记录、作品分析、家长反馈等方式,全面评估幼儿学习效果。活动方案设计需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控制适宜难度,循序渐进引导幼儿从简单感知到初步认知,最终形成健康饮食意识。生活化教学策略设计构建希望能够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创建融合生活经验学习环境使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索食物世界,获取健康饮食经验。

二、小班食育活动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实施应用

生活化教学策略本质在于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转而创设真实情境使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获取饮食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应确立幼儿主体地位,尊重其探究兴趣与天性,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注重多感官参与,通过视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等全方位感知,建立食物立体认知。需突出情境真实性将食育内容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如进餐、购物、种植等环节使学习过程自然而然,还应强调操作体验,让幼儿亲自参与食物制作、种植收获等活动,在实践中获取经验。重视家园协同通过家庭作业、亲子活动等形式,将食育内容延伸至家庭生活场景,增强教育一致性,教学实施需特别关注幼儿安全问题,制定明确操作规程预防潜在风险。教学语言应简洁明了,配合形象示范帮助幼儿理解要点,活动节奏安排上需考虑幼儿注意力特点,适时调整活动强度保持参与热情。评价方式上强调多元化,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分析等方式全面评估学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班级可围绕蔬果奇妙探险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幼儿近距离接触各类蔬果,晨间活动时段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当季水果,引导触摸、嗅闻、品尝,感受其形状、气味、口感特点,建立初步认知。区域活动中设置微型菜园,幼儿参与种植小葱、豆芽等速生植物,观察记录生长变化,理解食物来源,集体教学活动中组织趣味果蔬会,幼儿亲手制作水果拼盘、蔬菜印画等,体验食物多样性。角色游戏中创设健康超市情境,幼儿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学习辨别食品类别,初步培养健康选择能力。户外活动结合小小农夫计划,组织参观社区菜园或附近农场,拓展见识,餐前教育则融入食育要点,如介绍菜肴原料、营养价值,培养珍惜粮食习惯,家庭延伸活动通过美食小达人任务卡,鼓励幼儿参与家庭饮食准备,如择菜、摆碗筷等,巩固课堂学习。评价环节采用成长档案袋记录幼儿参与状况,包括活动照片、作品收集、行为观察等全面反映学习效果。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幼儿表现出浓厚兴趣,主动探索食物特性,初步形成健康饮食意识,证明该策略在小班食育活动中具有显著成效。

三、小班食育活动中生活化教学策略优化完善

小班食育活动生活化教学策略优化完善需基于实践反馈,持续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深化情境创设增强真实性与参与度。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如食物生长过程微视频、互动游戏等丰富感官体验,弥补实际操作局限。教师需要强化个性化指导,关注幼儿兴趣差异与能力水平,提供多层次探究任务,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求,完善家园协同机制,通过食育手册、线上分享平台等方式,增强家长参与度形成教育合力。拓展社区资源利用组织参观农场、市场、食品加工厂等活动扩展幼儿视野,增强食育活动真实感。活动评价机制优化方面,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作品展示、行为观察、访谈交流等方式全面记录幼儿成长变化。

教师专业发展层面加强食育知识培训,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确保活动实施质量,活动内容更新上注重时效性,结合节日习俗、季节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主题内容保持新鲜感。安全措施完善方面制定详细操作流程与应急预案,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资源整合利用上建立食育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素材,为教学实践提供支持。将食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实现常态化开展避免形式主义,小班食育活动生活化教学策略优化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总结,针对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教学策略切实有效,真正促进幼儿健康饮食观念形成与习惯养成。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通过系统构建小班食育活动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了适合幼儿认知特点教学路径,生活化教学策略能有效提升幼儿参与度与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多感官体验强化认知建构,加深知识理解,家园协同扩展学习场域,增强教育一致性。教师专业素养、资源整合能力、活动设计水平等因素直接影响实施效果,因此未来应关注教师培训、资源开发、评价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小班食育活动生活化教学体系,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贾雯涵 . 浅谈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食育园本课程建设 [J]. 天津教育 ,2025,(16):139-141.

[2] 宁冬凤 . 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时节食育体验课程的开展路径 [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4,(15):40-41.

[3] 刘玲 . 基于食育视角的幼儿园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J]. 求知导刊 ,2023,(30):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