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名师工作室引领下幼儿园教师“学研创”共同体构建的实践

作者

刘琦

长春市人民政府机关第四幼儿园 130000

引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关乎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传统分散式、碎片化培训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幼儿园教师成长需求,名师工作室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新型组织形式,承载着引领示范功能。构建以学习、探究、创新为核心理念“学研创”共同体,成为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探究基于园本实践探索分析名师工作室引领下幼儿园教师“学研创”共同体构建过程,总结经验做法以期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一、把握现状,明晰幼儿园教师“学研创”共同体构建方向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如年龄结构失衡、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园内教师普遍表现出对专业提升强烈需求,但缺乏有效途径与平台。名师工作室作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地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专业引领能力,然而工作室与普通教师间存在联系不紧密、互动不充分等问题,基于现状分析“学研创”共同体构建应朝向三个方向发展:强化名师引领作用发挥示范辐射功能,注重协同互助机制建立形成良性互动氛围,突出实践创新导向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共同体构建需要厘清名师与普通教师间关系,确立平等互动、优势互补基本原则,同时兼顾园本特色与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制定分层分类培养方案。

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面临三重困境:一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导致教师获取知识难以转化为教学能力,二是教研活动形式化倾向明显缺乏问题导向与深度思考,三是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欠缺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构建“学研创”共同体既是破解这些困境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新时代幼儿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必然趋势,基于此明确将以名师引领促进教师成长,以问题探究推动专业提升,以协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共同体构建核心理念,强调每位教师既是学习者也是贡献者。以园本实际出发构建目标分明、层次清晰、路径明确共同体建设框架,引导教师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从单一学习转向多元互动,从经验积累转向反思创新最终形成共建共享共赢发展格局。

二、搭建平台,激活名师工作室引领专业发展动力

名师工作室作为共同体建设核心引擎,需要构建多元互动平台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建立名师领航工作坊组织开展主题沙龙、教学观摩等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互动促进名师经验智慧外显传递。其中教学实践大讲堂每月定期举办,邀请名师展示优质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解析与反思,帮助教师把握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搭建问题探究协作组,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突出问题组建跨年级、跨领域教师探究小组,采取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践探索—总结反思—成果转化循环模式,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探究型转变。值得注意协作组成员构成注重优势互补,确保探究过程中既有名师引领又有青年教师创新视角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虚实结合构建资源共享学习社区,打破时空限制拓展专业发展渠道,线上建立教师成长云平台汇集名师课例、教学设计等优质资源,开设名师在线答疑专栏方便教师随时学习交流,线下创设教研开放日定期举办主题教研活动,邀请区域内其他幼儿园教师参与扩大辐射影响。实施师徒结对成长计划由名师带领青年教师,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开展教育观念引领、教学技能指导及科研能力培养等,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多元平台搭建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教师学习热情与专业成长动力推动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营造浓厚学习探究氛围,平台搭建过程中注重园本特色融入,结合幼儿园课程体系与办园理念使共同体建设与幼儿园整体发展同频共振,形成特色鲜明发展路径。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资源,优化幼儿园教师“学研创”共同体运行机制

“学研创”共同体持续健康运行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作为根本保障,构建项目引领机制作为首要举措,以园本教研课题为抓手围绕幼儿园重点难点问题设立探究项目,形成梯队结构引导教师聚焦实践问题开展深入探究。项目探究采取专题研讨 + 实践探索 + 阶段展示模式推进,定期举行项目进展汇报会交流探究成果与经验,促进互学互鉴,同时建立激励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将教师参与共同体活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设立“学研创”先锋奖项对表现突出教师予以表彰奖励。评价指标设计应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结合,突出教师学习态度、探究投入、创新实践等多维度表现,避免单一结果导向倾向引导教师全面发展。另外共同体机制建设必须关注教师发展实际需求,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参与学习探究创新全过程,实施分层分类指导满足不同教师发展需求,推动整体水平提升。

加强资源支持机制建设成为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关键,应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邀请高校专家定期指导拓展外部智力资源,优化园内资源配置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学习探究,配备必要设备设施。建立成果转化机制极为必要,鼓励教师将探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编写教育案例集开发园本课程资源,促进探究成果共享应用,完善动态调整机制亦不可或缺,通过多种方式定期收集教师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共同体运行策略与方向,确保共同体建设与教师需求紧密衔接。构建开放共享机制尤为重要,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幼儿园交流合作共享优质资源,扩大名师工作室辐射范围形成跨园协作网络,通过多元机制协同运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局面,推动“学研创”共同体从构建走向深化,最终实现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与专业能力跃升,为幼儿园优质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名师工作室引领下幼儿园教师“学研创”共同体构建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路径,实践证明通过精准把握教师队伍现状明确共同体建设方向,多元搭建互动平台激发专业发展动力,科学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运行保障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园际间交流合作,扩大共同体辐射范围构建区域性学前教育教师发展共同体,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孔珍 黄宇平 . 新时代背景下的名师工作室与教师共同体构建 [J].2025.

[2] 郑乐安 .”抱团共振型”教师研修共同体创建探索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22(14):79-80.

[3] 狄国梁. 基于名师工作室引领的幼儿园区域教研联合体建设与实践研究 [J]. 大众文摘 , 2022(14):006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