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策略与应用
朱杰
通辽发电总厂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
摘要: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火电厂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节能降耗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围绕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展开研究,阐述了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基础理论,分析了当前节能降耗的现状与挑战,详细探讨了集控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技术策略,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火电厂实现高效、节能、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策略
引言
在全球能源紧张和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火电厂面临着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挑战。集控运行技术作为火电厂现代化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各个生产环节的集中监控与统一调度,为实现节能降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深入研究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策略与应用,对于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火电厂集控运行基础理论
1.1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基本概念
火电厂集控运行是指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通信技术等,对火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以及相关辅助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通过集控运行,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优化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降低劳动强度。
1.2 集控运行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集控运行系统主要由分散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电气控制系统(ECS)等组成。DCS 负责对现场设备的控制和数据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指令的下达。SCADA 系统则侧重于对生产过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为运行人员提供直观的生产信息。ECS 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和保护,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工作原理是将现场设备的运行参数通过传感器采集后,传输到控制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和运行人员的指令,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从而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运行和优化控制。
2.火电厂节能降耗的现状与挑战
2.1 火电厂能源消耗现状分析
目前,火电厂在我国电力供应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能源消耗巨大。煤炭作为主要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存在不完全燃烧、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大量能源浪费。同时,火电厂的热力系统、辅助系统等在运行过程中也消耗了大量的电能、热能等。据统计,部分火电厂的供电煤耗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表明我国火电厂在节能降耗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2 节能降耗面临的主要挑战
设备老化:部分火电厂的设备运行时间较长,设备老化严重,性能下降,导致能源消耗增加。例如,一些老旧的锅炉燃烧效率降低,汽轮机的热效率也有所下降。
技术水平有限:虽然我国在火电厂节能降耗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技术水平有限的问题。一些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部分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不足。
运行管理不善:在火电厂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运行人员操作不规范、设备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例如,不合理的燃烧调整、设备长时间低负荷运行等,都会导致能源浪费。
外部环境压力: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火电厂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满足环保要求,火电厂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环保设备改造和运行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对节能降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集控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技术策略
3.1 燃料优化与燃烧控制技术
燃料优化是根据不同煤种的特性,合理选择和搭配燃料,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例如,通过对煤质进行分析,将不同热值、挥发分的煤种进行合理配比,使燃料在锅炉中能够充分燃烧。同时,加强燃料的管理,减少燃料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燃烧控制技术是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如分层燃烧、低氮燃烧等,优化燃烧过程。分层燃烧技术可以根据燃料的特性和燃烧需求,将燃料分层送入炉膛,使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低氮燃烧技术则通过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和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2 热力系统优化与热效率提升
对火电厂的热力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减少系统的能量损失。例如,通过优化蒸汽管道的布置和保温,降低蒸汽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合理调整回热系统的参数,提高回热效率,充分利用蒸汽的余热。采用先进的汽轮机技术,如高效叶片设计、通流部分改造等,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同时,加强对凝汽器的运行管理,保持凝汽器的真空度,降低汽轮机的排汽损失,从而提高整个热力系统的热效率。
3.3 辅助系统节能与优化运行
对火电厂的辅助系统,如给水泵、风机等进行节能改造。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机和泵类设备,降低辅助系统的能耗。通过优化辅助系统的运行方式,提高其运行效率。例如,合理调整风机的运行台数和转速,根据实际工况实现风机的经济运行。同时,加强对辅助系统的监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能源消耗增加。
4.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4.1 技术应用的预期效果与效益
从能源消耗层面来看,燃料优化与燃烧控制技术通过合理搭配燃料、采用先进燃烧方式,极大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大幅减少煤炭消耗。热力系统优化与热效率提升举措,有效降低蒸汽在管道输送中的热量散失,合理调整回热系统参数,充分利用蒸汽余热,显著降低蒸汽能量损失;辅助系统节能改造,像将定速给水泵改为变速给水泵,依据机组负荷实时调整转速,极大降低了辅助系统能耗。从环保角度而言,低氮燃烧等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生成与排放。在经济效益方面,能源消耗降低直接削减运营成本,同时企业还能凭借良好的节能表现获取政策支持与奖励,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
4.2 技术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节能降耗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诸多关键问题不容忽视。首先是技术选型,由于不同火电厂的设备特性、运行工况差异显著,选择适配的技术尤为关键。若选型不当,不仅无法实现节能目标,还可能引发设备故障。因此,在技术实施前,应邀请专业团队全面评估,结合火电厂自身特点,精准选择最适宜的技术。
资金投入也是一大难题。企业在引入节能降耗技术时,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备采购、技术改造等,且对投资回报存在顾虑。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在项目开展前,进行详尽的经济可行性分析,精准计算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关键指标,以此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积极争取政府的节能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还可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取低息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
人员培训至关重要。新的节能降耗技术对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若人员操作不当,技术优势将难以发挥。所以,企业应邀请设备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同时组织员工参加相关技术课程与交流活动,确保员工熟练掌握新技术的操作与维护要点,为节能降耗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5.结语
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排放意义非凡。通过掌握集控运行基础理论,分析节能现状与挑战,实施各类技术策略,解决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有望推动火电厂向高效、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冰浪.刍议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J].电力设备管理,2024,(20):254-256.
[2]张巨博.试论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J].电力设备管理,2024,(19):244-246.
[3]王文兆.火电厂集控运行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3,(10):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