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环境艺术设计在数字技术影响下的方法

作者

陈柏杉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湖北商贸学院 43007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正经历从传统范式向智能化、交互化方向的转型。从古至今,我国对环境艺术都有极高的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给人们建设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娱乐环境。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会给人闷带来美的享受,顺应时代发展,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创新设计方法是环境艺术设计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参数化设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生成式算法等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数字技术对设计思维、空间表达与用户体验的革新作用,旨在为环境艺术设计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方法

引言

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环境艺术设计面临复杂功能需求与生态可持续的双重挑战。数字技术的渗透为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链与方法论,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审美水平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审美的需要。数字技术的出现给设计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推动了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浪潮,为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创新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空间环境结合起来,展现出美的样子,给观赏者美的感受。如多伯认为环境艺术是“无所不包的艺术”,认为环境艺术比建筑更宏大,比工程更富情感。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环境艺术进行设计、创作和实施的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式,还极大地拓展了设计文化形态的内涵,促进了设计观念的变革。

数字化环境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快速生成高精度的设计模型,减少设计错误和修改次数;通过VR和AR技术,用户在设计阶段就可以体验到设计的最终效果,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大数据可以帮助设计师激发更多创作灵感,推动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2数字技术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的挑战

尽管数字技术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诸多优势和影响,但面对数字技术的冲击,环境艺术设计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设计师和相关工作者加强重视、逐渐改善和解决。

2.1技术局限性

数字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在技术的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硬件依赖导致的成本壁垒,高质量的数字化设计需要昂贵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加上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极快,对于一些小型设计公司或个人设计师来说,成本巨大,是一大挑战。算法“黑箱化”使设计师无法完全理解算法内部工作机制和决策过程,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难以评估不同方案的预期效果和潜在风险,削弱设计师主体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接受度,导致用户信任度下降。

2.2人文价值冲突

因为大数据拥有擅长分析当下的流行趋势和用户的偏好的特点,设计师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进行设计时,往往会受到大数据的影响,使设计方案更千篇一律,缺少一些地域的独特特征,导致地域文化特征在数字化过程中的有流失风险。过度技术化导致的感知扁平化,在数字化时代,技术化感知造成了个体感性的贫乏与感觉异化。个体感觉方式依托虚拟的数字界面,造成身体感受被数字身体所替代,感知、经验和理解现实生活的能力也随之弱化。

2.3伦理与可持续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迭,电子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设计公司为紧跟社会发展速度,保障自己走在设计前沿,加速了电脑、电子绘画工具和仪器等的淘汰率,电子废弃物增长与绿色设计目标产生矛盾,造成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消耗等问题。数字孪生系统依赖于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这些设备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可能会带来信息和隐私被窃取的风险,带来一系列隐私泄露隐患。

3数字技术对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的重构

面对数字技术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挑战,设计师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把握好科技和设计的融合机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和长处,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3.1设计工具革新

设计师可以在设计方法中加入参数化设计,通过Grasshopper等工具实现形态生成与结构优化,使设计方案更加直观,减少客户对设计方案的理解障碍。例如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流体空间设计,用线条的元素将建筑和广场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广场呈现出热情开放的姿态。也可以引进3D打印技术,突破传统材料成型限制,使设计拥有更多可能性。例如上海智慧湾3D打印混凝土景观桥,该桥是世界最大规模的3D混凝土步行桥。利用3D打印工作稳定性好、打印效率快、成型精度高、可连续工作等特点,该项目与同等规模的桥梁相比,造价更低,大大节省了工程花费。

3.2设计思维转变

为创新环境艺术设计方法,设计师需要进行创新思维的转变。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非线性设计流程,从“预设-实施”转向“迭代-反馈”的动态模式,设计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随时修改设计元素,不受线性设计流程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发挥设计师的创意,使设计更具灵活性和高效性。使用生成艺术,算法生成自然形态,模拟环境实地情况,让设计师的设计方案通过数字技术与环境相融合,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3.3用户体验升级

数字技术能够实现混合现实交互,通过AR导航系统与投影映射艺术模拟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实现用户与作品的互动。例如teamLab数字艺术展,通过数字技术,艺术作品打破物质束缚,模糊了用户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界限,观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修养,全身心的投入到对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中,赋予作品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采用多感官协同设计,利用声光热环境的多模态仿真突破传统推广模式的局限性,从人体五感多层次刺激用户的感官机能,使用户面对设计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丝路园”运用CFD风环境模拟和遗传算法路径优化,降低30%维护能耗,提升行人动线合理性。

结论

综上,科学技术的冲击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崭新的环境,数字技术正在重塑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维度,其核心不在于技术堆砌,而在于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技术哲学。设计师需在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寻求平衡,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环境艺术的社会包容性与生态永续性。

参考文献:

[1]何瑞江.浅谈数字技术影响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21):154-156.

[2]段晶晶.数字技术影响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J].现代交际,2018(16):86-87.

[3]耿旭.数字技术影响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04):60-61.

[4]谢亦涛.浅谈数字技术影响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J].艺术科技,2017,30(12):348.

[5]施艺.数字技术影响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0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