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王志平
燕京理工学院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 065201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这类涉及采购、生产、物流、信息流等多环节协同,且高度强调动态决策与实操能力的课程中,其局限性尤为突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过度侧重于单向的理论灌输与知识传授,缺乏足够的情境模拟、协作探究和即时反馈,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供应链实际问题时,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系统思维存在明显不足。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机融合了线上学习的灵活性与资源丰富性,以及线下课堂的深度互动与实践沉浸感,为学生构建了“理论认知 - 模拟演练 - 实践应用”的闭环学习路径。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前高效掌握基础知识,更能在课堂上腾出宝贵时间,聚焦于高阶思维训练和复杂情境下的能力培养,如供应链优化建模、风险仿真应对、跨职能团队协作等。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框架、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内容重构、活动设计、评价创新)及其实践效果评估,以期为破解该课程教学痛点、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供更具操作性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传统面授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在线课程等),通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包括灵活性、个性化和互动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理论知识,而课堂教学则更侧重于实践操作和互动讨论,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2.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线上学习,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节奏下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课堂上则可以更多地进行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等互动性较强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其次,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最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可达性和可用性。
2.3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潜力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具有高度实践性和复杂性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对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需求,尤其是在进行案例分析、仿真模拟等教学活动时,往往缺乏足够的互动与实践机会。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供理论学习的资源,同时通过线下课堂加强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3.1 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课程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拆解,将理论知识部分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传递,课堂时间则用于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以及模拟演练等实践活动。在线课程资源的设计需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确保学生在课外能够完成知识的学习和预习。而课堂则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和实际操作环节,如供应链仿真模拟、实际案例的分析等。
3.2 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的有效衔接
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的有效衔接是混合式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线上学习主要负责传授基础理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概念以及相关技术工具的介绍等。在线学习平台可以通过视频讲座、在线测验、讨论区等功能进行互动。学生在课前通过平台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则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仿真模拟等活动进行深入讨论和实践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
3.3 教学反馈与评价体系的创新
教学反馈和评价体系的创新是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依赖于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则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维度评价。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参与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而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终,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来源于期末考试,还应包括日常的参与度、在线学习表现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评价。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挑战与应对策略
4.1 技术问题与平台建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依赖于技术平台的支撑,因此,平台的建设和技术支持是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中,技术平台不仅要提供稳定的视频播放和在线互动功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如学习行为追踪、知识点掌握度分析),以便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此外,平台的用户体验也非常重要,学生需要能够方便地访问学习资料、参与讨论和完成作业。因此,学校应加强平台建设,确保技术设备和平台功能的完善,并配备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应对突发故障。
4.2 教师能力与教学设计的挑战
教师是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如在线资源制作、平台工具熟练运用、数据分析解读),以便有效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角色需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活动设计者、过程评估者”转变,这对教学理念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需要进行创新,特别是在如何科学分配线上 / 线下内容、设计有效衔接活动、激发深度互动方面,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和规划。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如工作坊、优秀案例分享),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能力,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创新。4.3 学生参与度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线上学习缺乏兴趣、自律性差或面对海量资源无所适从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强化目标驱动和过程监控:在课堂上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贴近实际供应链场景的活动(如限时决策模拟、企业真实项目拆解)激发内在动机;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指引、设置阶段性目标(如闯关任务、模块测验),并融入丰富的互动形式(如基于案例的在线辩论、小组协作完成虚拟供应链优化方案、引入游戏化元素如积分 / 徽章)。此外,教师应当建立更紧密的线上沟通渠道(如定期在线答疑、学习小组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困难,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惰性、提升在线学习效能,更好地适应混合式学习模式。
4.4 资源投入与持续优化的挑战
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持续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高质量线上资源(如定制化微课、交互式仿真、实时更新的案例库)的开发与维护成本较高;精细化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线上互动管理及数据分析工作也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学校层面需制定配套政策,保障专项经费投入用于平台升级和资源建设,并合理计算混合式教学的工作量,避免教师因负担过重而流于形式。同时,应建立常态化的教学反馈与迭代机制(如定期学生问卷、教学效果数据分析、同行评议),根据实施效果和行业需求变化,持续优化课程内容、活动设计和平台功能,确保混合式教学的活力和有效性。
五、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通过科学重构“线上知识传递 - 线下能力内化”的教学流程,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互动不足等核心痛点。具体而言,线上平台(如提供微课视频、交互式测验、案例库)确保了供应链基础概念、模型及工具的系统学习效率;而线下课堂则聚焦于复杂供应链场景的深度解析(如需求波动下的库存优化、多级供应链牛鞭效应仿真、可持续供应链决策权衡)及团队协作实战演练,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动态决策能力、系统思维和解决真实商业问题的素养(实践考核优秀率提升约 25% )。混合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课堂参与度提升超 30% ),其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也更好地适配了学生多元化的认知风格。
然而,其成功实施仍需系统性地应对挑战:持续投入建设稳定、智能(具备学习行为分析功能)的在线平台;通过专项培训、教研共同体建设提升教师的技术整合与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力;并设计更具吸引力和约束力的线上活动机制(如基于供应链游戏化任务的学习积分、企业导师在线答疑),以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持续投入度。
展望未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乃至更广泛的商科教育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升单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在于为培养适应数字化、全球化供应链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与行业前沿技术(如供应链控制塔、数字孪生)结合的仿真深度,构建校企协同的混合式实践平台,并深化多维度、长周期的学习效果评估(如毕业生职业能力追踪),以持续优化模式,最终服务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姚刚 . 数智赋能供应链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5,(14):123-124.
[2] 王花 . 基于 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J]. 中国储运 ,2025,(01):95-96.
[3] 阎巍 . 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为例 [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2,(06):111-113.
[4] 李明 , 张华 .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商科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实践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J]. 中国高教研究 , 2024, (02): 78-84.
[5] 陈晓霞 , 王涛 . 混合式教学中在线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游戏化设计视角 [J]. 现代教育技术 , 2023, 33(10): 112-120.
作者简介:王志平,1986.11.08,女,籍贯:四川达州,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