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农村幼儿教师国培后分层跟进策略研究
温建
滦平县张百湾镇中心校 河北省承德市 068253
摘要: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是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培计划”为其专业成长提供重要支撑。但国培后教师因专业基础、发展需求存在差异,统一化跟进模式难以适配,导致部分教师核心素养培育能力难持续提升。本文从幼儿园国培教师视角,结合实践观察与跟踪经验,分析分层跟进的现实需求与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旨在推动国培成果转化,助力教师精准提升核心素养培育能力,为农村学前儿童发展筑牢师资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农村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分层跟进策略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学前教育,农村幼儿教师需兼具基础教学能力与核心素养导向的儿童观察、活动设计能力。“国培计划”虽将核心素养内容纳入课程,帮助教师建立初步意识与方法,但国培后跟进存在“一刀切”问题——忽视教师在专业基础、理念理解深度、实践应用能力上的差异,部分教师难以持续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教学,甚至出现能力提升停滞。
作为长期参与国培组织与跟进的幼儿园国培教师,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国培后能较快转化理念,却缺高阶指导难破瓶颈;新教师或基础薄弱者渴望提升,却因跟进内容脱节难吸收。这种矛盾浪费国培资源,制约教师能力整体提升。因此,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国培后分层跟进策略,是解决国培“后半程”问题、推动农村学前教育核心素养落地的必然要求。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幼儿教师国培后分层跟进的现实需求
核心素养培育对教师能力要求多元,涵盖儿童观察、生活化课程设计等维度,而农村幼儿教师因教龄、专业背景、园所条件不同,能力基础差异显著,需通过分层满足需求。
教龄5年以上教师,能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尝试游戏化教学,但在“活动设计对接核心素养目标”“评估活动效果”等高阶问题上存惑,需求为“能力深化”;教龄2-5年教师,掌握基础教学方法,却对核心素养与教学融合路径模糊,常出现理念与实践脱节,需求为“能力衔接”;教龄2年以下新教师,对核心素养理解表面,难区分理念与日常教学,缺转化能力,需求为“基础夯实”。
此外,园所资源也影响需求:中心园教师关注课程创新与园本化实施;偏远村幼儿园教师因资源有限,更需“低成本、易操作”的培育方法,如利用乡土资源设计活动。这种差异化需求决定跟进需突破统一化模式。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农村幼儿教师国培后跟进现存问题
当前国培后跟进未形成科学分层体系,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跟进目标“同质化”。以“掌握核心素养教学方法”为统一目标,未按能力基础设梯度——基础薄弱者目标过高易挫败,能力较强者目标过基础难激发动力。如统一要求设计核心素养主题活动,基础薄弱者难搭框架,能力较强者渴望深度优化方法,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跟进内容“泛化”。围绕核心素养理论与通用方法展开,未按分层需求设计差异化内容。如讲解儿童核心素养观察时,未给基础薄弱者提供观察记录表指南,未给能力较强者提供观察数据分析策略,教师难获适配支持。
三是跟进方式“单一”。多采用“线上集中授课+线下统一研讨”,未考虑教师学习特点与时间——新教师任务重,需碎片化、实操性指导;能力较强者希望深度研讨、专家一对一指导,单一方式难满足需求。
三、核心素养导向的农村幼儿教师国培后分层跟进策略
结合农村幼儿教师的分层需求与现存问题,从幼儿园国培教师视角出发,可从目标、内容、方式三个维度构建分层跟进策略,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国培后支持。
(一)构建梯度化跟进目标,分层锚定成长方向
根据农村幼儿教师的核心素养培育能力基础,将跟进目标分为基础层、进阶层、提升层三个梯度,确保每个层次教师均有清晰且可达成的成长方向。基础层目标聚焦“基础夯实”,针对教龄2年以下或核心素养认知薄弱的教师,设定“掌握核心素养基本内涵,能运用简单工具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活动”的目标,如学会使用“核心素养活动设计模板”设计1个完整的游戏活动;进阶层目标侧重“能力衔接”,针对教龄2-5年、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设定“能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常规教学,初步实现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的目标,如能在主题教学中明确核心素养培育重点,并设计对应的活动环节;提升层目标聚焦“能力深化”,针对教龄5年以上、能力较强的教师,设定“能创新核心素养培育方法,形成个性化教学模式,并带动园内同伴成长”的目标,如开发园本化的核心素养课程资源,或指导园内新教师开展核心素养教学。
(二)设计差异化跟进内容,分层供给适配资源
围绕梯度化目标,为不同层次教师设计适配的跟进内容,确保内容与教师需求精准匹配。对基础层教师,提供“基础工具+案例示范”类内容,如编制《核心素养教学基础手册》,包含核心素养术语解读、常用教学方法图解、简单活动设计模板等,同时提供“农村幼儿教师核心素养教学入门案例”视频,帮助教师直观理解理念与实践的结合方式;对进阶层教师,提供“方法融合+问题解决”类内容,如开设“核心素养与主题活动融合策略”专题课程,讲解如何在现有主题教学中嵌入核心素养目标,同时针对教师实践中常见的“活动目标与核心素养脱节”问题,开展案例剖析与对策研讨;对提升层教师,提供“创新拓展+经验转化”类内容,如组织“核心素养园本课程开发”工作坊,指导教师结合农村乡土资源设计特色课程,同时开设“教学经验梳理与分享”培训,帮助教师将自身核心素养教学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案例或方法。
(三)采用多样化跟进方式,分层适配学习需求
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特点与需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集体+个体”互补的多样化跟进方式。对基础层教师,以“碎片化线上指导+线下实操帮扶”为主:线上搭建“核心素养教学微课堂”,每节10-15分钟,讲解一个基础知识点或实操技巧;线下安排区域内骨干教师与基础层教师“结对帮扶”,定期入园指导教师设计活动、调整教学行为。对进阶层教师,以“专题研讨+案例打磨”为主:每月组织1次线上专题研讨,聚焦“核心素养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展开交流;每季度开展1次线下案例打磨会,教师携带自身核心素养教学案例,在国培教师与同伴的指导下优化完善。对提升层教师,以“项目引领+专家点拨”为主:为其分配“核心素养教学创新项目”,如“农村乡土资源与核心素养课程融合研究”;邀请学前教育专家进行一对一线上或线下指导,帮助教师突破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同时鼓励其参与区域内核心素养教学经验分享,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四、结语
国培后分层跟进是国培成果转化、教师差异化成长的关键。作为幼儿园国培教师,需立足教师实际需求,以分层打破统一化局限,通过梯度目标、差异化内容、多样方式,助力教师持续提升核心素养培育能力,让核心素养理念在农村学前教育落地,为儿童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 核心素养导向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J]. 学前教育研究, 2021(04):3-10.
[2] 刘占兰. 幼儿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与质量保障——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J]. 教育研究, 2020, 41(06):130-138.
[3] 庞丽娟, 范明丽.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5-14.
[4] 李红. 教师分层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课程·教材·教法, 2018, 38(11):118-124.
[5] 王雁.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156-172.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幼儿教师国培后跟进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批号24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