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作者

吴家豪

河北大唐国际唐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本文聚焦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对其控制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该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剖析现有控制策略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最大功率追踪、功率稳定性调节、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对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旨在提升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稳定性与可靠性,为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关键词: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最大功率追踪;低电压穿越​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风力发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革新,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凭借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效率高等优势,逐渐成为风力发电领域的主流技术。然而,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这给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合理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提升系统的发电效率,充分利用风能资源,还能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因此,对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一)系统结构​

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由风力机、永磁同步发电机、全功率变流器和电网组成。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永磁同步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全功率变流器则实现发电机输出电能的变换,使其满足电网接入要求,实现与电网的连接。​

(二)工作原理​

当风力作用于风力机时,风力机的叶片开始旋转,捕获风能。其转速会随着风速的变化而改变,进而带动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转动。由于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输出交流电。全功率变流器一方面对发电机输出的电能进行整流,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另一方面再进行逆变,将直流电转换为与电网电压、频率、相位相匹配的交流电,实现向电网的稳定供电。

三、现有控制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一)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策略​

在当前的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中,常用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策略包括爬山搜索法、功率信号反馈法等多种方法。爬山搜索法通过不断调整发电机的转速,寻找功率曲线的峰值,以实现最大功率追踪。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在风速快速变化时,不能及时跟踪最大功率点,导致发电效率降低。功率信号反馈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响应速度,但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较高,且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影响控制效果。​

(二)功率稳定性控制策略​

为了保证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功率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风速的剧烈变化,系统会出现功率波动较大的情况。此外,当电网电压发生波动时,现有的控制策略难以有效维持系统的功率平衡,影响电网的稳定性。​

(三)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低电压穿越能力是衡量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在电网电压跌落时,现有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存在响应速度慢、电流限制效果不佳等问题,导致发电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对电网造成进一步的冲击。​

四、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优化​

(一)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策略优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最大功率追踪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最大功率追踪策略。这种策略利用了模糊控制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数学模型、鲁棒性强等显著优点。通过构建一系列模糊规则,可以根据风速和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变化情况,实时调整发电机的转速,从而使得整个系统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准确性追踪到最大功率点。例如,在风速上升的情况下,模糊控制器会依据预先设定的规则,适当增加发电机的转速,以便捕获更多的风能;而在风速下降的情况下,则会降低发电机的转速,以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状态。​

(二)功率稳定性控制策略优化​

为了有效抑制系统输出功率的波动,增强功率稳定性,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技术的控制策略。虚拟同步机技术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使得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具备了惯性和阻尼特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平抑功率波动。在功率外环控制中,引入了虚拟同步机的功频特性,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来调整输出功率;而在电流内环控制中,则采用了比例积分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

(三)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优化​

针对当前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撬棒电路和矢量控制相结合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在电网电压发生跌落时,改进型撬棒电路能够迅速响应并动作,限制发电机的过电流,从而保护变流器不受损害。与此同时,通过矢量控制技术,可以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确保系统在电网电压恢复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从而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和影响。​

五、优化控制策略的仿真与实验验证​

(一)仿真验证​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了功能强大的 MATLAB/Simulink 软件,精心搭建了一个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得以对控制策略进行详尽的仿真分析,这包括了优化前后的策略对比。在模拟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多种不同的风速和电网工况,以全面评估系统的发电效率、功率稳定性和低电压穿越能力。仿真结果令人鼓舞,它清晰地显示了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的显著提升。具体来说,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有效抑制功率波动,并且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例如,在风速快速变化的极端条件下,采用优化后的最大功率追踪策略,系统的发电效率相较于传统策略有了约 8% 的提升;而在电网电压发生跌落的紧急情况下,采用优化后的低电压穿越策略,系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同时对电网的冲击也得到了明显的减小。​

(二)实验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控制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我们搭建了一个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实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模拟了各种不同的风速和电网工况,对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与之前的仿真结果高度一致,这进一步证实了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在实际运行中的优秀性能。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完全能够满足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要求,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分析了现有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并从最大功率追踪、功率稳定性调节、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加先进的控制算法,结合智能技术,实现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为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1]夏冰清,傅栩杰,杨文斌,等.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组合控制策略[J].浙江电力,2024,43(11):57-64.DOI:10.19585/j.zjdl.202411007.

[2]迟晓红,易皓,王丰,等.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调速仿真系统的教学应用——以“电力拖动及自动控制系统”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08):46-50.

[3]李昱,程强,俞雷,等.风力发电机组直驱永磁同步电机高风速下宽转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J].电工材料,2024,(03):25-27+32.DOI:10.16786/j.cnki.1671-8887.eem.2024.0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