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安装课程与学考技能实训的衔接性研究

作者

魏京国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京 高淳区 211300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安装技术已成为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技能。本文旨在探讨电气安装课程与学考技能实训之间的衔接性问题,通过分析当前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置、实训资源及评价体系,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旨在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实际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电气安装课程;学考技能实训;课程体系优化;理论与实践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引言

电气安装作为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电路设计、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等多个环节,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均有较高要求。随着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气安装技术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不断提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1]。因此,如何有效衔接电气安装课程与学考技能实训,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电气安装课程普遍涵盖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部分实践操作技能。课程内容从电路分析、电机与电力电子、供配电系统到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训资源不足、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学生技能的有效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实训方面,虽然多数职业院校已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电气安装实训室,配备了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模拟系统,但由于设备更新滞后、实训项目设计缺乏创新、实训指导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足等因素,导致实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此外,学考技能实训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估。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1.理论与实践脱节

电气安装课程的理论教学往往侧重于原理讲解和公式推导,而缺乏与实际工作场景的紧密联系。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影响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训资源不足与利用低效

尽管近年来职业院校加大了对实训室的投入,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和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实训资源仍显不足。同时,现有实训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部分设备因缺乏维护而闲置,未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

3.实训项目设计缺乏创新

现有的实训项目多集中于传统电气安装技能的训练,如电路接线、设备调试等,而对于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在电气安装中的应用涉及较少,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4.评价体系单一

当前的学考技能实训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笔试和简单的操作测试,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估。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5.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电气安装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当前职业院校中具备“双师型”(既有教师资格又有行业资格)素质的教师比例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实训效果。

四、应对策略

1.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针对当前电气安装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优化调整。一方面,优化课程内容,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导向的教学环节。通过引入典型电气安装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方法,引入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模式。这些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从而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有效提升电气安装课程的教学质量。

2.加强实训资源建设与管理

加大实训室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设备和软件,同时加强现有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实训资源的充足和高效利用[2]。建立实训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不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对实训项目的开发和设计,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新实训项目设计

结合电气安装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实训项目[3]。例如,开发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气安装系统实训项目,让学生在掌握传统电气安装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并实践新技术在电气安装中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训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建立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测试、项目报告、团队协作评价等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潜力。同时,引入企业评价和行业标准,使评价体系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企业实践、国际交流等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和经验,提升其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总结

电气安装课程与学考技能实训的衔接性研究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本文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训资源建设与管理、创新实训项目设计、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应对策略。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电气安装课程与学考技能实训的紧密衔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发展变化,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为电气安装领域的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圣博.基于低压电气控制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J].时代汽车,2024,(23):36-38.

[2].刘振昌,张晓艳,夏天.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4,26(11):65-70+76.

[3].扈书亮,于杰,王会成,等.高职院校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思政评价指标的构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4,26(0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