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班级的四把“金钥匙”
夏雪芹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小学 234000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策略,运用四把“金钥匙”以构建和谐班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一、情感教育:搭建师生心灵桥梁
1 真诚关爱,建立信任
情感教育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较为敏感,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班主任要用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环境和兴趣爱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例如,班上有一位叫小宇的学生,原本学习成绩不错,但有一段时间成绩突然下滑,性格也变得沉默寡言。我察觉到他的变化后,在一个课间轻声询问他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一开始小宇只是低着头不说话,我耐心地告诉他,老师愿意做他的倾听者,会帮助他一起解决问题。在我的真诚关怀下,小宇终于敞开心扉,原来他的父母最近经常吵架,家庭氛围紧张,这让他无法安心学习。了解情况后,我多次与小宇的家长沟通,提醒他们注意孩子的感受,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同时,我在学习上给予小宇更多的关注,每天放学后陪他一起复习当天所学内容,解答他的疑问。在我的关心和帮助下,小宇的成绩逐渐回升,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他对我充满了信任,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找我交流。
2 积极激励,激发潜能
激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课堂上,对于积极回答问题且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的眼神和赞扬的话语;对于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颁发小奖品或奖状。同时,激励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兴趣爱好等方面。比如,在一次班级绘画比赛中,平时不太起眼的小萱展现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她的作品色彩鲜艳、构思巧妙。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小萱,称赞她的绘画作品富有创意和想象力,并将她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区。受到表扬的小萱变得更加自信,不仅在绘画方面更加努力,学习上也更加积极主动。后来,她还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二、创新管理:激发学生自主与创造活力
1 学生自主管理
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管理的状态。而创新管理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决策过程中。例如,在新学期初,我组织了一场“班级规则我制定”的主题班会。学生们分组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保持教室卫生,不随地扔垃圾”“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经过大家的共同商议和投票,最终确定了班级规章制度。同时,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由学生自主竞选委员职位,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如纪律监督、卫生检查等。小阳同学竞选上了纪律委员,他非常认真负责,每天都会提前到教室督促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课间也会及时提醒调皮的同学遵守纪律。通过自主管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
2 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是创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成绩为主,而多元化评价则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品德表现、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班主任可以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每周开展一次自我评价活动,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这一周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小琳同学在自评中写道:“这周我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了三次,比上周有进步,但是在数学作业上粗心了,错了两道题,下周我要更加认真。”每月组织一次互评活动,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优点和不足。在互评中,同学们纷纷指出小豪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他非常热心,经常主动帮助同学打扫卫生。通过多元化评价,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三、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强大合力
1 建立有效沟通平台
家校合作的前提是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班主任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QQ 等,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以及学校的重要活动。同时,鼓励家长积极与班主任沟通,分享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问题。比如,我会在每天放学后,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家长反馈当天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有一次,我发现小佳同学在课堂上总是打瞌睡,了解后得知他最近晚上熬夜看电视。我及时在微信上与小佳的家长沟通,家长表示会加强对孩子的监督。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小佳改掉了熬夜的坏习惯,课堂上也变得精神饱满。
2 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除了日常的沟通,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如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或特长,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记得在一次亲子运动会上,设置了“两人三足”“亲子跳绳”等项目。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在“两人三足”项目中,小辉和他的爸爸配合默契,虽然一开始有些失误,但他们不断调整节奏,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这次活动,小辉和爸爸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小辉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另外,我还邀请了做医生的家长走进课堂,为同学们讲解卫生保健知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
四、德育教育:培养高尚道德品质
1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班主任可以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道德规范。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意识,我组织了一次“关爱老人”的情境教学活动。在教室里模拟了一个养老院的场景,让一部分学生扮演老人,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志愿者。扮演志愿者的学生们主动和“老人”聊天,为他们捶背、表演节目。“老人”们被志愿者们的热情所感动,现场充满了温馨的氛围。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体会到了关爱他人的快乐,以后要更加关心身边的老人。
2 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环保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有一次,我带领学生们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清理街道上的垃圾和杂物。同学们拿着垃圾袋和工具,认真地清理着每一个角落。在活动过程中,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也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小宇同学说:“老师,我以后一定不会再乱扔垃圾了,还要提醒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通过这次体验式学习,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构建和谐班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实施情感教育,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互动,如关心小宇的学习和生活、表扬小萱的绘画天赋等事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运用创新管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力,像让学生自主制定班级规则、开展多元化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开展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微信沟通、亲子活动等方式,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借助情境教学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规范。在今后的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将这些策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明 . 创新管理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 [J]. 教育科学 ,2021, (2): 78 - 82.
[2] 王芳 . 家校合作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J]. 教育导刊 , 2019, (5): 33 - 37.
[3] 刘强 . 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与实践 [J]. 教育探索 , 2022, (1): 22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