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校实训室火灾风险研究

作者

石冬喜 刘洪海 魏娜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近年来学校实训室火灾屡见不鲜,实训室火灾具有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两个重要特点,一旦实训室发生火灾会对师生等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在分析高职校实训室火灾风险现状的基础上,对实训室火灾风险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构建实训室火灾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并分析实训室火灾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为高职校建立实训室火灾应急预案提出预防措施,有效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高职校;实训室火灾;火灾预防;风险管理

1 引言

实训室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首先应该满足教学需求。实训室里面有许多实验设备和器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事故,同时实训室也是学校防火的重点。由于实训室内存放着较多的可燃物品,造成了学校实训室火灾负荷大、疏散难度大。一旦实训室发生火灾事故,极易对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学校日常的教学秩序,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实训室进行火灾风险综合评价非常重要,使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对实训室火灾风险进行科学评价。实训室火灾风险评价涉到的因素非常多,各评价因素之间存在模糊性,很多评价因素都很难转化为数值。同时,实训室存在的诸多风险将可能造成实训室火灾的发生,对实训室进行火灾风险精准评价存在较大的困难。学校遵循“稳定压倒一切”,要尽可能对导致发生事故的风险进行预防、控制、识别与判断,并形成实训室火灾风险管理制度,做到项目化、系统化、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这样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前进行防范。将“大风险降为中风险,中风险降为小风险”,减小师生的人员伤亡和学校的财产损失,最终实现平安校园。

2 高职校实训室安全现状分析

2.1 消防工作认识不够

高职校实训室作为公共场所,是广大师生经常学习和交流的地方,也是容易造成火灾的地方,实训室是学校的防火重点地方。全体师生、员工对火灾知识本身的掌握和学习火灾应急预案显得非常重要。部分师生、员工对学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入,学校对消防投入也不足,落实消防安全教育不到位,消防相关的知识存在不足,消防急救的相关技能欠缺。部分师生消防意识薄弱,在实训室存放可燃物品,如实训室内堆放杂物、私拉电线、储存柜内堆放危险物品等。

2.2 实训室危险源辨识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关法律责任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规定,部分高职校在安全生产方面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没有形成实训室安全事故应急体系。由于高职学生注重实操的特点,他们要花大量时间在实训室进行实操训练,学生在实操过程无法避免操作失误,这样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加强实训室有害因素分析和危险源辨识,对实训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明确,并对事故严重程度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建立预防措施排除事故隐患。完善实训室火灾应急预案体系,避免事故的发生,不断完善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室安全管理水平。

2.3 火灾发生的因素多

实训室是师生工作和研究学问的聚集场所,进出的人员比较多且复杂。其中不乏有一些自觉性差的人员,进入实训室的时候使用大功率电器、违规操作实训室的电器设备,甚至违反学校规定在实训室内抽烟等,这些都给实训室带来了不少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些高职校实训室内功能比较复杂,实训楼内有二级学院办公法场所,有的还有公共机房、心理咨询中心、教室、仓库、校园监控中心、保安保洁办公室等。一旦实训室发生火灾,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实训室的各种纸、布、化学制剂、练功券、凭证、报刊都是可燃物质,实训室内部的桌椅、隔断、凳子、讲台大多是塑料和木制品,容易引起火灾,而且这些物品和公共资产堆放比较集中,一旦遭遇失火,极易对整栋楼造成大面积危害。随着实训室的不断更新,实训室内各种电脑、电视、投影等设备不断增加。这些新的设备功率大、线路多且复杂,易导致大电流,造成电线发热,最终影响电线的使用寿命,这也间接造成实训室的火灾安全隐患。

2.4 火灾扑救的难度大

实训室是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地点,人流量比较大、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火灾危险位置和人员滞留位置很可能处于同一地点。一般来说,建筑物在设计建造上往往存在缺陷。建筑物之间的楼间距很小,没有设置消防通道或为了日常管理方便,消防通道长期是关闭的,这会对实训室的防火工作带来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实训室内失火造成烟雾生成量大,由于实训室内有大量的实验设备、讲台、桌椅、地毯、板材等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生火灾整个实训室将会充满烟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实训室火灾扑救的难度。

3 实训室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近几年学校实训室火灾风险案例的研究,本文对实训室火灾进行预测和评价。评价因素集是实训室火灾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集合,它重点说明实训室火灾风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的。根据高职校实训室建筑和布局的特点,本文将评价主体进行多元化处理,本着准确性、科学性、可行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并结合防火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以人员因素、灭火能力、设备因素、疏散系统、建筑状况、消防设施、管理因素七个一级评价指标的高职校实训室火灾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及评分,见图1:

本文对七个影响高职校实训室火灾风险发生及其后果的风险因素分析如下:

人员因素:师生意识不够、恶意放火、吸烟管理、违章电器的使用。

灭火能力:消防通道的设置、师生的消防素质、消防栓供水、消防扑救。

设备因素:用电设备、空调系统、网络系统、排烟系统。

疏散系统:安全出口、安全指示标志、消防通道、应急照明。

建筑状况: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建筑物耐火等级。

消防设施:消防设备、消防栓与灭火器、喷淋系统、报警系统。

管理因素:消防培训、消防演练、设备维护、管理机构、安全责任制。

3.2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控制:管理者通过使用多种措施和方法,对可能发生的火灾风险事故进行消灭或减少。学校可以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或通过多种安全措施降低实训室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即使发生了火灾,也能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

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该事件不能结束),将风险事件给人们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对比。评估之后给决策者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APH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灰色评估法、蒙特卡罗模拟法以及多目标决策树法等评价法。

风险识别:在火灾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多种方法连续的、系统的对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识别有感知风险,分析风险两个环节。对可能出现的火灾风险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评估、识别和控制,以减轻火灾风险带来的危害,充分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

4 案例分析

学校位于苏州市高新区,拟评价楼为一幢多层建筑,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12000m3,地上共有4层。该楼为近几年新建的学生实训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为2级,楼的施工、材料、设计、建造、消防设施等均符合建筑规范。根据高职校实训室火灾风险评价的具体情况,结合我国多层建筑火灾的实际特点,将各评价指标的等级分为四级,即V={1级,2级,3级,4级},具体变换为:非常安全,安全,较安全,危险四个等级。本文邀请本领域10名专家对学校金融软件实训室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对专家提出的部分指标建立火灾风险评价,表1:建筑物火灾风险评价等级

学校实训楼为四层双廊式框架结构建筑,该栋楼共有东西两处疏散步梯。实训室楼内安装有语音广播系统,紧急时可以启用,每层楼过道都有4个消火栓和12个灭火器,保安每周都进行检查。该栋楼外部设有防火车道、楼间距也符合防火要求,总体都满足建筑设施规范的要求。该栋楼每间实训室至少有2个灭火器,实训室管理员每周检查2次,走廊上还有逃生示意图。楼内部没有排烟系统、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设备等,以楼栋的形式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学校附近有多个消防队,可保证18分钟内到达。

5 实训室火灾预防的措施

5.1 加强实训室安全教育培训

各学校要加强对实训室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避免人员因素产生危险。通过开展实训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培养师生安全操作、安全知识、自救互救的应急处理能力,让师生明确在实训室上课的人员是实训室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实训室管理人员、实训室负责人、物业管理人员,长期开展实训室的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对这些人培训实训室安全管理、实训室基础设备设施安全、实训环境安全卫生等相关的内容。对实训室负责人和实训指导教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对实训室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邀请校外专家来讲解一些国家最新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和知识,不断提高实训室管理人员、实训室负责人、实训指导老师、物业管理人员实训室安全管理能力,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对学生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动,不定期开展实验(实训)操作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操作技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5.2 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理体制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消防管理体制,这是做好实训室火灾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确保学校消防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在学校火灾预防过程中,以党政领导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各教学单位、各职能部门、物业服务公司、各实验(实训)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的成员。理顺消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坚持责任落实到人,对学校消防安全进行逐级管理,逐级汇报,真正实现消防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由学校党政领导建立安全检查工作小组,贯彻并落实消防工作的各项要求,安全检查工作小组重点对消防薄弱区检查,坚持周周查、月月查,不放松安全这根“弦”。若实训室发生火灾事故追究事故责任,处理到位、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学校根据实训室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编制实训室事故应急预案,二级学院根据每个实训室自身的特点,要求实训室负责人编制每个实训室的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要求实训室负责人联合物业相关人员每学期至少一次的消防应急预案演练。通过落细落小落微落实应急预案加强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及提升不足,不断提高师生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疏散能力。

5.3 加强消防设备维保

学校要建立专项资金每年对消防设施进行建设和升级,降低实训室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强实训室火灾事故安全防范能力。实训室管理人员每日对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对消防设备等地方进行防火巡查,保证实训室的安全防火设备、紧急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等设备完好,有损坏的要及时上报和维修。确保所有的消防设施、器材、设备安全可靠,提高实训室电气线路设备的防火能力;对各楼层的消防栓、灭火器定期维护,确保险情发生时能正常使用;有条件的实训楼还可安装喷淋系统,确保发生事故是能及时开启。实训室管理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对消防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巡查人员要做好记录,认真填写检查表,并保管好检查表,对巡查发现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消防设施与器材要达到100%的完好率,以备不时之需。

6 结论

实训室火灾风险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涉及的评价因素比较多,评价指标体系要综合考虑实训室火灾影响的各种因素,确保几个评价指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高职校对学生的技能要求高,实训室数量多、类型多,建筑比较复杂,人员密集又比较高,存在较大的安全管理隐患。本文从人员因素、灭火能力、设备因素、疏散系统、建筑状况、消防设施、管理因素等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了高职校实训室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探讨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给出了实训室火灾预防的措施和建议。坚决防范和遏制实训室安全事故发生,维护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障高职校的安全稳定,这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学校党政领导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重点对师生进行消防教育与应急演练、加大对消防安全制度执行检查的力度、不断提高师生的消防素质,从而规避火灾发生的风险。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实训室规划建设的指导和安全管理,逐步提高实训室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敏.层次分析法在校园火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20)20-21

[2].张渤苓.高校宿舍火灾风险评估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9,(02)65

[3].周中平.高校学生宿舍火灾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24)125

[4].王会玲.高校图书馆火灾风险及火灾应急预案落实[J].科技展望.2016,26(33)277

作者简介:石冬喜(1984- ),男,江苏苏州人,工学硕士,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本文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J-ZK220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