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操技巧课中的实践探究

作者

林玉瑕

成都体育学院 641418

引言:

体操技巧是中学体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及勇敢精神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传统同质化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基础、不同能力学生需求,导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分层教学理念强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为解决中学体操技巧教学困境提供新思路。希望能够探索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操技巧课程中应用策略及实施效果,为推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操技巧课中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习惯采用一刀切教学方式,忽视学生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及学习能力差异,造成部分基础薄弱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优秀学生则感到内容过于简单,学习积极性受挫。教学内容设计缺乏层次性,多数教师仍按照统一教材进行教学未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难度梯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方法单一过分依赖传统示范讲解方式,缺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采用相应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机械刻板。

评价体系仍以统一标准考核全体学生,忽视个体进步幅度,挫伤部分学生学习信心,师资力量不足也制约分层教学实施,单一教师难以同时兼顾多层次学生需求,分组教学组织管理困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体操技巧教学质量,需要通过科学分层教学策略加以解决。

二、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操技巧课中策略设计与方案制定

基于学生能力测评结果制定分层目标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前测评估学生体操技巧基础水平,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提高层与发展层三个层次,并设置相应学习目标:基础层侧重基本动作掌握与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层强调动作规范性与连贯性提升,发展层追求动作美感与创新表现能力。教学内容组织采用共同内容 + 分层任务模式,设计难度递进教学内容,确保各层次学生均能获得适合挑战,教学方法选择上应差异化对待,基础层实施分解教学法、保护辅助法,提高层运用示范引导法、错误纠正法,发展层采用探究学习法、创新拓展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评价机制设计突破传统单一标准模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基础层重视参与度与进步幅度,提高层关注动作规范性与完成质量,发展层强调创新能力与表现水平,实现评价标准差异化。课堂组织管理优化采用总—分—总教学结构,即全班统一导入与总结,分层次进行技能学习,确保教学秩序良好。积极利用学生助教制度发挥优秀学生辅助作用,缓解教师指导压力,注重教学资源合理配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准备相应辅助器材与学习材料创设适宜学习环境。

以倒立前滚翻教学为例展示分层教学方案实践应用,课前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倒立能力与前滚翻熟练程度,据此划分学习层次,课堂导入环节,全班共同观看奥运会体操比赛精彩片段,激发学习兴趣理解倒立前滚翻技术要点。分层教学阶段基础层学生先练习靠墙倒立感受倒立姿势,再学习基本前滚翻动作,教师提供全程保护与辅助,提高层学生练习不靠墙短暂倒立后过渡至前滚翻,教师重点纠正倒立姿势与过渡衔接问题,发展层学生尝试完成标准倒立后直腿前滚翻,甚至挑战倒立前滚翻跳起等变式动作,教师鼓励创新表现。教学过程中各层次配置相应辅助器材,如基础层使用斜垫辅助前滚翻,提高层使用标准垫,发展层挑战弹性垫面。评价环节设置差异化标准,基础层只要求完成有保护倒立与基本前滚翻动作,提高层要求独立完成规范倒立与前滚翻连贯衔接,发展层则评价动作美感与创新表现。课堂总结环节,各层次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共同感受进步喜悦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激励,形成积极向上班级氛围。

三、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操技巧课中实施过程与操作要点

分层标准确立必须科学合理,避免简单依据学生成绩或主观判断进行分层,应综合考量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征及学习态度等多维因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估方法确定学生所属层次。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生进步情况适时调整分层,促进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指导策略须精准到位,明确各层次教学重点与难点,制定相应指导方案,基础层侧重动作要领讲解与保护辅助,提高层强调动作细节纠正与质量提升,发展层注重思维启发与创新引导。教师关注度分配需合理均衡,既要照顾基础薄弱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也要满足优秀学生发展需求。课堂氛围营造至关重要,通过设计趣味性分层教学活动,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层内合作与层间互助机制促进学生互相学习,适时给予鼓励表扬,特别关注基础层学生进步增强自信心。

某中学体操技巧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将平衡倒立技巧教学分层实施取得显著效果,课前通过体适能测试与体操基本功评估,将学生科学分为三个层次。实施过程中针对基础层学生,教师安排靠墙蹬腿上举训练感受倒立姿势,强调正确手臂支撑位置与髋关节伸展,全程提供保护,降低恐惧感,提高层学生则练习头手倒立过渡至平衡倒立,教师指导核心收紧与重心控制技巧,适时辅助纠正错误,发展层学生挑战平衡倒立保持与变换姿势,教师引导探索创新动作组合。课堂中设置层内伙伴练习,学生两两配合,一人练习一人保护,增强安全意识与合作精神,组织层间小老师活动,由发展层学生指导基础层学生,既巩固自身技能又培养领导能力。评价过程采用多元标准,基础层关注参与度与恐惧克服程度,提高层评价动作规范性与稳定性,发展层考核创新表现与美感表达。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中学体操技巧课程具有显著效果,通过科学分层、目标差异化设计、内容梯度化组织、方法多样化运用及评价多元化实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体操技巧教学中存在问题。分层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效果,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分层教学理论体系,拓展应用范围,深化实证探究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雨婷 . 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D]. 首都体育学院 ,2018.

[2] 朱少军 . 临沂市高级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D]. 淮北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