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
王艳秋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崔寨小学 221631
引言:
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改革重要内容,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焦点,现行教材节选文章无法满足学生完整阅读体验需求,片段阅读使学生缺乏对文本宏观把握能力。整本书阅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连贯阅读思路,感受作品整体魅力。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整本书阅读实施过程仍面临诸多困境,包括阅读兴趣激发不足、阅读指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探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途径,期望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导入策略
整本书阅读首要任务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教师应当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将阅读内容与真实生活场景结合激发情感共鸣,例如阅读《夏洛的网》前教师应当设计农场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通过情境体验引发阅读期待。与此同时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书籍预告片,展示精彩片段或悬念情节引发阅读欲望,书展活动亦为激发兴趣有效手段,教师应当组织主题书展如我心中名著、童话王国探秘等,让学生参与布置、推介图书环节在活动过程中形成阅读热情。阅读榜样示范同样重要,邀请高年级阅读能力突出学生现身说法分享阅读体验与收获,或请家长、社会人士走进课堂讲述阅读故事,形成榜样引领效应。
培养阅读习惯需建立科学阅读制度制定合理阅读计划,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阅读能力设定阅读目标,将整本书分解为若干阅读单元制定每日或每周阅读量。阅读笔记记录法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习惯,应当指导学生设计个性化阅读笔记本,记录阅读感悟、疑问与思考,阅读导航卡片设计包括作者简介、核心人物等内容,辅助学生把握文本框架。建立班级阅读交流平台如书香角落阅读分享会等形式,定期开展读书汇报活动,通过同伴交流激发持续阅读动力。
二、明确目标, 把握方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过程指导
整本书阅读过程指导核心在于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掌握科学阅读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教师应设定分层阅读目标体系,低年级学生重点培养阅读流畅度与基本理解能力,中年级学生侧重把握人物形象与情感变化,高年级学生则引导挖掘作品主题。目标设定需遵循由浅入深原则,既要具有一定挑战性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能力范围,阅读提示单设计作为重要指导工具,可以包含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预判情节发展,理解性问题促进文本细节理解,思考性问题激发深层次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实现主动思考。科学阅读方法指导包括预读策略指导学生浏览目录、序言等部分形成整体印象,精读策略强调关键章节细读,通过标注批注、提炼中心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略读策略用于次要情节把握主要内容。思维导图绘制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应当指导绘制人物关系图、情节发展图等类型,培养宏观把握能力。
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教师应当设计三阶段递进式阅读目标:初读阶段聚焦故事梗概把握,引导学生绘制西行路线图记录主要历险情节,精读阶段着眼人物性格分析,通过建立唐僧师徒人物档案卡收集人物言行特点,分析性格特征与成长变化,深读阶段引导学生探究作品寓意发现神魔世界背后隐喻。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取经路上智慧卡作为阅读提示工具,包含预测性问题如“师徒四人将遇到什么妖怪,如何化解危机”,理解性问题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为何被唐僧赶走,这体现人物什么性格”,思考性问题如“作者通过妖怪形象想表达什么社会现象”。方法指导上引入五色阅读法:红色标注人物性格特点,蓝色标注情节转折点,绿色标注优美语言,黄色标注哲理寓意,紫色标注疑问。组织取经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每位学生负责追踪一位主要角色定期交流分享,形成完整人物谱系,设计妖怪图鉴创作活动,学生归纳分析小说中妖怪类型与象征意义建立概念联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深化体验, 拓展思维: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延伸活动
整本书阅读不应止步于文本阅读本身,需通过延伸活动深化阅读体验拓展思维空间,创意续写活动鼓励学生基于原有故事背景,发挥想象创作故事新情节或结局培养创造性思维。改编演出形式将文本转化为戏剧表演,学生通过剧本改编、角色塑造等环节深入理解人物性格与情感,体验文学作品艺术魅力,主题辩论会针对作品中存在争议话题组织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跨学科探究项目将阅读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拓展知识面实现学科间融合,读书成果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收获平台,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读书海报设计等多种形式,既满足学生表达展示需求又能巩固阅读成果。阅读迁移应用则强调将阅读中获得知识与价值观应用于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现实,家庭阅读延伸活动鼓励亲子共读开展家庭读书会,形成良好家庭阅读氛围。
以《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延伸活动为例,教师应当设计寓言智慧传承工程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创新活动中深化寓言阅读体验,先开展寓言故事接力创作,学生选取喜爱寓言故事主角或场景进行续编,如为《乌鸦喝水》创作后续情节,描写乌鸦如何将智慧传授给其他动物或设计新情境考验乌鸦智慧,通过创作实践内化寓言蕴含道理。组织动物法庭辩论会针对《狼来了》中牧童行为进行道德审判,或就《龟兔赛跑》中谁更值得学习展开辩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设计寓言生活智慧地图跨学科探究项目,引导学生将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情境对照,如《蚂蚁与蝈蝈》故事启发学生制定时间管理策略,《北风与太阳》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际交往艺术,将寓言智慧内化为生活能力。
结论:
小学语文课堂中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需采取系统化、多元化策略,构建完整阅读指导体系,从激发兴趣入手,通过情境创设、榜样引领等方式培养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明确目标指导科学阅读方法,通过创意续写、主题辩论等延伸活动深化体验拓展思维空间。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更培养终身学习能力,面向未来教师需不断探索创新阅读指导方式,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更加开放、互动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林瑛春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J].2024.
[2] 李红梅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J]. 炫动漫 ,2023(3):0250-0252.
[3] 颜燕燕 , 徐园园. 怎样有效进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