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应用策略研究

作者

姚甜

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引言: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从单一词句层面转向语篇层面,语篇教学逐渐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股潮流。语篇是最基本的语言运用单元,包含完整交际意义和语境信息,并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开展真实的生活化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因此其与语篇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对于活动观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缺乏系统的探索研究。

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的现状调查

多数教师已认识到语篇教学重要性,尝试通过多样化活动促进学生语篇理解与应用能力发展,然而活动设计层次不够清晰,活动类型单一,多停留于表层理解缺乏深层次思维训练。课堂活动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主导型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互动性不足,在语篇选择方面教材语篇占主导地位,补充性语篇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真实语境创设不足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受限。

语篇教学活动中缺少合理的评价机制,无法正确评判活动质量,活动设计不够周全,环环相扣的衔接度低,不能将单个活动连贯地串联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链子。教师对语篇的学习观还比较模糊,没有合理运用于语篇教学活动中,设计思想没有理论支撑,很难体现实践活动的价值。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在语篇教学中的实施困境

少数老师对语篇教学理念的认识不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观有片面的理解、缺乏语篇系统设计能力,没有体现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特点的语篇材料以及配套的教学资源,而用于小学生语篇材料的教学设计参考很少,加大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同时由于语篇教学活动对时间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英语课时有限,无法达到真正深入语篇教学的目的,致使部分学困生因自己知识水平欠缺很难达到语篇教学要求。

评价机制较滞后,现有评价体系偏向于对语言知识进行检测,忽视对学生语篇阅读理解和语篇表达运用水平的检测和评价,活动导向存在问题,家校合力不够家校活动缺乏延续性,部分家长认识不到位,课外延伸活动难以为继。教学观念冲突大,传统应试教育思维与活动观倡导的价值理念存在较大冲突,不利于教师做出正确的教学行为选择,从而造成活动结果不尽人意。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语篇教学策略构建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在语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学习理解类活动应基于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经验感受,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从表层的理解进入到对表层之下所蕴含的意义深层的思考中来,如预测推断活动可以利用语篇标题、图片等线索,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图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组织学生以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形式开展预设活动。语篇结构分析活动需注重指导学生归纳语篇的整体框架,把握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厘清语篇的发展脉络并借助故事地图、流程图等图文信息等将整个语篇囊括起来。主旨理解活动重在引导学生筛选文章的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并以此为依托展开主题拓展和语言实践。语篇推理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依循语境判断语义的能力,学会通过找提示词判断词语的意思,明晰语篇的内涵和意图,可通过填空猜测、情境推理等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通过语篇学习获得丰富语用体验,达成深度学习的效果。

比如以译林牛津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2 In thelibrary 为例,展开语篇预测活动,通过教师呈现本单元的主题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书馆内的人物行为和表情,并据此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及对话内容等,激活学生的已有图书馆相关经验和词汇。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语篇听读理解活动,在听音跟读对话的基础上提炼主题内容大意,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梳理语篇的结构,引导他们发现对话中问答结构:Wheres-my-book ? It’s - -; 并借助于思维导图整理图书所在的位置所对应的介词表达 on the shelf、under thetable 等,达到对话题逻辑性的深刻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参与不同文化的比较活动,对中外图书馆的相关规定有大致的了解,在借助多模态的方式运用视频资料、图文相结合的情况下把头脑中有关于图书馆的场景想象得更加地丰满、具体,从而更好地对语篇内容进行理解。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在语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应开展语篇仿写活动,以语篇为样例引导学生模仿语篇结构和语言形式来创设类似语篇,可以设置句型替换、段落加长等多种梯度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创写能力。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语篇内容扮演某一角色创设情境对话,感受生活中的真实交际过程,利用各种小组活动表演、情景剧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开展问题解决类活动,在语篇内容的基础上创设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组织语篇改编活动让学生针对课文有创意地改编原文,比如变换故事结局、变换体裁等,在运用和操练中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以及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组织语篇评价活动,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评价,并表露自己的观点形成批判性思维,安排语篇迁移活动,设置新情景,把课文中习得的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当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内化。

三、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施路径

(一)基于单元整体的语篇教学活动设计路径

梳理单元语篇资源,分析教材单元各语篇内部联系,建构主题网,识别出主干语篇与辅助语篇之间的关联,形成资源库,并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要,设置语言知识、语用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多维目标体系。建立螺旋式上升活动链,设置由简入繁,从理解到运用递进活动序列,使各项活动之间彼此衔接并构成完整的学习路径。创设贯穿单元主题情境,以单元核心主题为主线搭建起衔接各个语篇的学习情境,在真实语境中开展语篇教学,开发现过程性与终结性的评价工具,对学生语篇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语篇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作为译林牛津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4Where’s the bird ?进行基于单元整体语篇的教学活动设计案例。梳理该单元语篇资源包括核心对话语篇、歌谣语篇、故事语篇以及补充阅读语篇四类资源,这些语篇的主题都是关于位置方面的,据此可知各语篇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然后以单元为载体进行综合整理,其目的在于搭建起语篇资源整合框架,并基于这个整合的语篇资源框架制定出相应的单元整体目标,即学会位置介词短语 (in、on、under) 表达方式,会运用 Where’s……?句型询问、回答物品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方位感及合作意识。在此基础上搭建起螺旋式上升的活动链:第一课时利用对话载体学习位置介词句型基础用语,第二课时结合歌谣载体巩固位置介词表达,第三课时融合故事情节拓展位置介词场景应用,第四课时由读后拓展延伸词汇量。比如,在一起寻找小动物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本单元的大情境:班级教室中禽类消失之谜。四课时语篇均以该情境为主题进行层层展开。设置综合性单元任务如:尝试在我们班级教室的位置图中用所学的位置词汇为其做好批注,并能参照所给词语以及实际图画进行口头介绍,最后将自己的描绘成果展示出来。对评价来说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通过观察记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学生活动情况以及进步情况评价,在单元结束以后通过寻物游戏、位置描述等任务检测学情。该设计把整个单元各语篇有机融合成主题突出、层次清晰、环节相连的语言篇幅教学模式,教学容量增大,教学内容的复现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篇教学活动实施路径

教师应深刻把握语篇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掌握语篇教学活动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要素间的关系,确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多维目标分层,并把核心素养细分为具体的能力指标,在语篇教学活动中建立连接点,保证活动设计有理可依;立足于语篇内容的特点及形式,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设计多维的融合不同能力的任务群,让学生的思维在语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因此,在以语篇为主展开的语言教学中要贯穿思维品质训练活动,包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内容。

创设多元文化体验环境,基于语篇载体中融入的文化因素设计文化比较和体验活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开发素养导向评价指标及多元化多元测评工具引导教学活动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语篇教学活动中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指导课堂学习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关注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

通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英语学习活动观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陷入困境,围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框架构建从英语学习理解类和应用实践类两个活动展开,并确定基于单元整体和核心素养下两种路径。未来应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下的活动评价体系构建、家校协同路径延展、数字技术手段拓展等路径,引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走向更好的发展方向,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5,(18):62-64.

[2] 范菊英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科普类语篇的教学实践 [J]. 求知导刊 ,2025,(17):74-76+79.

[3] 乔菁静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J]. 江西教育 ,2025,(23):81-82.

[4] 王玉红 , 苏瑶 .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设计策略探究 [J]. 中学生英语 ,2025,(22):53-54.

[5] 柏梁春 .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策略研究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5,(1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