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实践

作者

景海鸿

运城中学理想分校 山西运城 0440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教学愈发强调知识的关联性与应用的综合性。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与其他学科存在广泛交集,这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天然优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地理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习惯以单一学科视角组织教学,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限制了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索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实践,不仅能丰富地理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更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搭建有效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融合的基础条件

1.1 学科知识的内在关联性

高中地理学科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领域,其知识体系与多门学科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地球的大气环流、气候形成等知识需要借助物理学中的热传递、气压差等原理进行解释;地表形态的塑造涉及地质学中岩石的形成与演变知识,同时与化学中的矿物成分分析密切相关。在人文地理方面,人口分布、城市规划等内容需结合历史学中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政治学中的区域政策、经济制度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这种知识上的关联性,为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使得跨学科教学并非生硬的知识叠加,而是基于学科本质的有机整合。例如,在讲解 “农业地域类型” 时,可关联生物学中的农作物生长习性知识,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的选择依据,同时结合数学中的统计知识,对某区域农业产值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帮助学生从多维度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与特点。

1.2 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高中各学科教学的共同目标,而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与这一目标高度契合,形成了教学目标上的一致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这些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支撑。同样,语文、数学、生物等学科的核心素养,如语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数学的逻辑推理与数学建模、生物的生命观念与科学探究能力,在地理跨学科教学中也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2 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实践路径

2.1 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式融合

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式融合,是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围绕特定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这种融合路径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针对性。在选择主题时,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问题,确保主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探究性。

2.2 依托项目的探究式融合

依托项目的探究式融合,以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整合地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与技能,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种融合路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科学探究能力。项目的设计需具有明确的目标与清晰的任务分工,同时要兼顾多学科知识的运用。例如,设计“校园周边地理环境调查与优化建议”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地理学科可指导学生运用地图绘制、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对校园周边的地形、交通、植被、商业网点等地理要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数学学科可帮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生物学科可引导学生调查校园周边的生物种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美术学科可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设计图;政治学科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探讨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政策法规与社会协调问题。

3 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融合实践的保障策略

3.1 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教师是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融合实践的关键实施者,其跨学科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是重要的保障策略之一。首先,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地理教师参加跨学科教学专题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理论指导与实践案例分享,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跨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培训内容可涵盖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技巧、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其次,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组建由地理、语文、数学、生物等多学科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围绕跨学科教学主题进行集体备课、磨课与教学反思。

3.2 完善跨学科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融合实践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传统的单一学科评价方式已无法满足跨学科教学的需求,因此需要完善跨学科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在评价内容上,应突破单一的知识考核,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例如,在评价学生的 “城市内涝问题解决”主题学习成果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地理、数学、物理等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评价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与团队协作表现。其次,在评价主体上,应实现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方式。学生自评可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学生互评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家长评价可从家庭视角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最后,在评价方式上,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展示、项目报告、成果展览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发展状况,避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4 结语

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实践,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融合基础、实践路径及保障策略的探讨,明确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知识、目标、资源上的融合基础,提出了基于真实情境、依托项目、借助技术的三类融合路径,并从教师能力、评价体系、资源配置三方面构建了保障策略,为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实践提供了系统的思路与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打破学科局限,积极探索符合教学实际与学生发展需求的融合模式。

参考文献:

[1] 许宜潘 . 学科融合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究 [J]. 广西教育 ,2025,(14):112-115.

[2] 施琬 . 面向跨学科素养培育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 ,2025.

[3] 王亚莹 . 高中地理生态文明教育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D]. 曲阜师范大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