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民间艺术与中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

作者

李园园

广平县实验中学 河北邯郸 057650

一、将民间艺术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

(一)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这些艺术形式为中小学美术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民间艺术融入美术课堂,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感受古老中国的魅力例如,在教授绘画技巧时,可以引入年画的色彩运用和构图方法,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构图来表达吉祥如意的寓意。

(二)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同感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璀璨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信息。将民间艺术融入中小学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例如,通过学习京剧脸谱,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颜色和图案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和身份,从而感受到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造型、色彩和工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欣赏和学习民间艺术,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例如,剪纸艺术中细腻的线条和巧妙的镂空设计,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线条的韵律美和空间的层次感;刺绣艺术中丰富的针法和绚丽的色彩,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工艺的精湛和色彩的和谐美,以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二、民间艺术与中小学美术课堂融合的实践方法

(一)创新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民间艺术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例如,在教授剪纸艺术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教室,展示各种剪纸作品,并播放与剪纸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剪纸技巧。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剪纸作品过程,能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仅能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还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项目式学习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民间艺术相关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项目来学习和应用民间艺术知识。例如,让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手抄报,要求手抄报中包含民间艺术的介绍、作品展示和创作心得等内容。

(二)多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开发民间艺术校本课程。例如,在一些剪纸艺术盛行的地区,学校可以开设剪纸校本课程,邀请当地的剪纸艺人来校授课,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剪纸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技巧。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剪纸艺术展览和剪纸艺人工作室,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三)多举行课外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与民间艺术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民间艺术社团、艺术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民间艺术,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学校可以成立剪纸社团,定期组织社团成员进行剪纸创作和交流活动,并在校园内举办剪纸艺术展览,展示社团成员的作品。

三、民间艺术与中小学美术课堂融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挑战

1. 教师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教学能力不足

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传统民间艺术被忽视或边缘化,没有施展的天地,一些学校过于重视统考科目导致均衡发展受阻,美术老师都边缘化,更谈不上还有民间艺术的空间了。部分老师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技能,难以将民间艺术有效地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

2. 教学资源的缺乏

目前民间美术在美育教学中资源较为匮乏,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民间美术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也会让大批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在,与民间艺术相关的教材、教具和资料相对较少,学校和教师在获取和整合民间艺术教学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3.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淡薄

大多数学生对“民间美术”这一概念较为陌生,仅少数能通过家庭或社区活动接触到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如春节剪纸、端午香囊制作等。认为民间艺术过于传统和陈旧,缺乏现代感和创新性。还有就是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难以接触到多样化的民间美术资源;现代娱乐方式冲击,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高。

(二)应对策略

1. 强化教师培训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民间艺术培训课程和讲座,邀请民间艺术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学,提高教师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2. 整合教学资源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整合民间艺术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团体和艺人合作,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3.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组织学生观看民间艺术表演和电影,让学生在欣赏和体验中感受民间艺术的乐趣。比如:以民间美术形式皮影为例,了解、见过皮影的人都知道,单从传统工艺的角度看,皮影的制作雕刻与民间剪纸同源 ; 皮影的人物造型又与壁画、版画、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 皮影源自于物理现象 - 物体遮光成影 ; 皮影的制作过程又与化学密不可分 ; 皮影艺术鲜明的地域特色又与地理有关。由此可见,民间美术中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的意义,它对提高全民族特别是当今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民间艺术与中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校本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实践策略,可以有效地将民间艺术融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认同感。美术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展示美术知识和艺术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美术能力的有效平台。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民间艺术中蕴藏的独特内涵,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让他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升美术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同时,我们也应正视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为民间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杜克 . 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探讨 .[J]. 科幻画报,2020(12):255-256.

[2] 肖珺 . 浅谈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鼓励教育的作用 .[J]. 学苑教育,2024(33):19-21.

作者简介:李园园(1985-)女,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人,中学二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