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与情境化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整合策略
郑海燕
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陈店学校 515152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日益重视为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梯度任务群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传统语文教学往往偏重知识灌输忽视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难以满足培养核心素养需求,任务群作为组织教学活动方式,结合情境化学习思想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思路。探究聚焦两者有机整合从任务设计、学习引导等维度展开论述,探索符合儿童认知规律且富有实效性教学策略,期望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
一、任务群设计,情境化创设
任务群设计需以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为基础,构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任务序列形成完整学习闭环,小学语文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将课文内容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子任务,每项任务既具独立完成价值又能相互支撑,共同指向核心学习目标,例如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诗歌朗读—意象理解—意境感悟—创意表达任务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任务设计应注重开放性与挑战度,既要保证基础性任务覆盖全体学生又要通过拓展性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习需求,实现分层教学,优秀任务群应具备情境性、探究性、合作性特征,能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情境化创设则需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构建真实或拟真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小学语文情境创设应当从物理环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三个维度着手。物理环境包括教室布置、学习角落等硬件设施,问题情境注重围绕学生感兴趣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情境则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置身语言运用场景。有效情境应富有儿童气息贴近学生心理特点,能够引发情感共鸣调动多感官参与,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等方式丰富情境表现形式。
二、学习者引导,能力点构建
学习者引导遵循主导—主体教学思想,教师在任务群实施过程中扮演引导者与支持者角色,需精准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每个年级段学生应达成语文素养目标据此制定学习指导策略,引导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通过设置悬念、提出开放性问题等方式引导思考。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风格提供差异化指导,为不同基础学生设计相应支架,如为阅读困难学生提供预习指导,为表达能力较弱学生提供表达框架。应把握恰当介入时机,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而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适度帮助,应重视生生互动引导创设合作学习机会,促进学生间思维碰撞与智慧共享形成互助共进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习得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成长为具有核心素养人才。
以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为例,教师应当构建人物形象探究任务群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知闰土形象,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查阅鲁迅生平与创作背景,了解作品时代环境,课中教师设置悬念闰土为何从活泼天真变为木讷沉默,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闰土两次形象变化,感受社会环境对人物成长影响。在文本细读环节教师通过提问“闰土告诉 ' 我 '哪些农村见闻?这些见闻反映何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关键信息,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提供词语理解支架,帮助克服阅读障碍。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设计差异化任务:基础层完成人物外貌、语言、行为描写提取,提高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变化原因,拓展层探讨作品社会意义。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围绕“闰土形象变化对我们启示”展开讨论,通过角色扮演还原文本场景深化对人物形象理解,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联系现实思考,培养文本解读能力与社会观察能力实现文学鉴赏与人文关怀双重目标,使古典文学作品焕发时代光彩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与情感共鸣。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资源整合优化,评价体系完善
资源整合优化需打破教材中心主义构建多元开放资源体系,为任务群实施提供丰富支撑,教师应立足教材拓展延伸,将校内外各类语文学习资源有机整合。教材资源需进行二次开发挖掘教材隐性资源价值,如课文背景知识、作者生平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内涵,图书馆资源应充分利用,教师应当根据教学主题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构建与课堂学习互为补充阅读体系。网络资源需精心筛选,从浩如烟海网络资源中选取优质内容如名家朗读音频、精彩课例视频等,拓宽学习渠道,社区资源也应纳入视野如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组织文化场所参观等,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与此同时评价体系完善应突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动态、发展性评价机制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多元主体,关注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等全面内容,综合运用观察评价、作品评价等多样方式依据学生起点水平制定个性化评价标准。
以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为例,教师应当整合多样化资源构建文化体验式学习环境,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收集老舍先生其他作品及介绍北京风俗文化资料,形成阅读链,课中教师播放老舍作品改编影视片段,呈现作者独特语言风格。展示北京胡同、四合院等景点图片帮助学生构建文本场景,引入北京春节民俗视频,展现万人空巷看庙会、宫灯高悬等场景使抽象描写具象化,教师还应当邀请北京籍家长或老师分享亲身经历春节习俗,增强文化代入感。在评价环节教师设计老北京春节文化探究主题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调查不同地域春节习俗,制作多媒体作品搭建春节文化展平台。评价采用多维度指标:内容真实性(占 30% )、表达准确性(占25% )、形式创新性(占 25% )、团队协作性(占 20% ),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
结论:
任务群与情境化学习在小学语文中整合应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通过科学设计任务群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主动探究。教师精准引导与能力点系统构建,则确保学习活动始终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多元资源整合与科学评价机制相辅相成,为整合策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未来应进一步关注任务群难度梯度设置、情境创设现代技术应用等方向,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持续创新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综合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红 . 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策略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 2023(12):123-125.
[2] 王艳霞. 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学习情境建构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4(15):13-15.
[3] 雷黎艳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 [J].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