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素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
徐森宝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贾戈初级中学 262100
引言
物理学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它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其具有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展现科学魅力的独特作用,在初中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若能有序地将科学探究素养的培育融入实验教学过程,将对其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科学探究素养主要包括质疑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内容,而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实验设计上的精心规划与引导。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自然地融入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科学探究素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有助于使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理性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方案规划、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分析等关键环节,能够全面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能力不仅适用于物理学科,还可应用于跨学科学习及日常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开展同伴协作交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交流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若要培育科学探究素养,需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借助实践活动促使其主动探寻多种解题思路与技术方案。凭借开放性实验设计,学生能够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创造性地构建出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见解,又为其搭建了检验自身猜想的平台,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创新能力。当学生遭遇未知问题时,需依托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与判断,此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为学生应对复杂挑战奠定基础。
(三)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实验仪器、细致记录数据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等环节,能够逐步掌握实验技巧,提升动手操作能力。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还能为其日后参与各类科学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严格遵循实验规则,认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如此方能有效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与细致观察的能力。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将逐渐克服面对复杂实验任务时产生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进而更积极地投身于科学探究活动。
二、科学探究素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营造特定情境可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依课程内容设计有难度、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动自主探究。讲解力学知识时,可用生活事例设问,如“汽车急刹车为何前倾”“如何用简单材料做符合载重要求的小车模型”,此类问题能吸引学生,促使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本研究采用分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认知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逐级提升问题难度,可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习动力。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或实物展示,营造直观教学场景,让学生理解实验背景和研究意图。多样的教学情境设计,既能改善课堂互动效果,又能使学生关注主要探究要素,促进批判性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共同提升。
(二)设计实验探究活动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突出课程开放性和实践导向,唤起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可规划开放式实验任务,让学生依自身认识制定研究计划,通过操作检验猜想,既增强动手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研乐趣。期间,教师要适当指导,避免学生因困惑失去动力。此外,实验设计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物理原理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认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观察与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这是实验探究关键。观察活动要求学生察觉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分析问题。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教师可布置专门任务,如光学实验中让学生注意光在不同介质里传播轨迹变化,电学实验中引导学生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动态变化,这有助于提升学生观察能力,让其体会细节价值。教育工作者要推动学生观察能力与思维品质共同发展,促使他们探究现象本质,依靠科学理论准确剖析,塑造严密逻辑推理架构。在实验技能培育方面,要搭建多样操作平台,给予个性化操作细节指导,确保学生正确运用仪器、记录数据、保存实验成果。经过长期系统训练,提升学生实证意识,为其科研素养全方位发展奠定基础。
(四)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
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能力。指导学生整理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并归纳,让学生学会从具体现象中提炼一般规律的探究方法。探寻物体运动规律时,可安排任务让学生画时间与位移曲线图,找出数学联系模型,这能加深学生对物理原理的认识,锻炼其抽象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育者要引领学生多方面考察实验数据,探究误差原因及机理,分析实验变量对结果的影响途径,以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通过创建开放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增强其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系统化认识训练有助于形成严谨学术品格,为学生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结束语
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品质,关键在于系统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这是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核心方向。通过整合理论研究与操作探究,创建科学高效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叶志素 . 优化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策略分析 [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14):110-112.
[2] 郑小龙 . 基于科学探究素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 [J]. 学周刊,2023(2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