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音乐与体育学科的融合教学探究

作者

李彩艺 吴永生

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525000

在新课标背景下,运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配合授课,不仅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了顺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中职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试着以“跨学科”的方式创新教学,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实现教学本身的提质增效。本文,也将聚焦于此,简要对中职音乐与体育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展开探究,以供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借助体育游戏凸显音乐趣味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中职音乐教师在授课,往往会下意识地将工作重心放在对音乐知识的讲解以及音乐歌唱技巧的传授上,因而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以至于音乐课堂虽然教学效率得到保障,但课堂氛围却愈显枯燥、单调。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在联动“体育”学科时,就可以巧设体育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对音乐学习趣味的体验,不断活化音乐课堂本有的氛围。

例如,教师融合音乐设计体育游戏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案:其一,教师完成音乐知识的教学后,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每次派出一人进行特定距离的短跑;当小组最后一人冲线后,小组成员需要按照跑步的顺序,依次唱出对应的歌词,最终歌唱发音最准确且用时最短的小组获得胜利。其二,教师可以随机播放歌曲的特定句子,播放完成后,学生需要快速完成制定的体育运动,比如往返跑、蹲起、俯卧撑等,之后,再准确唱出下一句歌词,每准确唱出一句都可获得一分,当游戏结束时,得分最高者活动胜利。在与体育游戏的巧妙联动下,中职学生不仅可以倍感音乐学习的乐趣所在,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也变得更为坚实,进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提质增效。

二、基于体育活动强化音乐律动

“音乐律动”是中职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但该项能力的培养却并非易事,因为它不仅考量中职学生对音乐歌曲节奏的把控,更考验中职学生身体的运动水平。为了让每一名中职学生都可以掌握这一能力,音乐教师联动“体育”学科时,就可以巧设特定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在对应形式的体育运动中,进一步强化音乐律动的素质。

例如,教师围绕“音乐律动”设计体育活动时,可以从“正向”“逆向”两个方向出发。“正向”方向,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节奏感较强的课外曲目,让学生们在聆听中,寻找节奏的鼓点,之后再跟随节奏进行摆臂,完成相应的跑步运动;待熟悉这一流程以后,教师就可以播放课内曲目,并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续的律动长跑即可。“逆向”方向,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跑步热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渐渐生出不同程度的倦怠体验,而当他们的跑步热情有所降低后,教师便可以使用预先准备好的音响设备,播放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曲,以此为学生助力、打气,而学生也在这些歌曲的节奏影响下,步调逐步向节奏靠拢,从而下意识地完成律动训练。在与体育活动的有机联动中,中职学生不仅音乐律动能力得到了发展,体育运动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进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提质增效。

三、依托体育活动健全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有着相对多样的表现形式,它们皆会对中职学生的音乐表现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健全中职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联动“体育”学科时,就可以设计更多与素养提升有关的训练,要让不同素养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在更适宜自己的专项训练中,实现“查漏补缺”与“提升进阶”。

例如,教师基于素养培养角度安排体育训练时,可以针对性地做出设计。如,日常歌唱时经常出现“气息不足”的学生群体,教师可以安排他们进行节奏较慢的长跑训练,让他们通过长距离的跑动增强肺活量,从而补足歌唱时所缺少的气息。又如,歌曲节奏把握存在短板的学生群体,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曲,并让他们在体验运动的过程中,以这些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对不同歌曲节奏的把控。在课内联动训练以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将视角延展至课外,让学生利用晚间时间进行运动,从而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教师精心安排的音乐、体育专项运动训练中,学生不仅自身素质短板得到弥补,音乐素养也愈发健全,进而实现了音乐教学的提质增效。

综上所述,音乐与体育之间本就存在一定关联,中职音乐教师基于新课标角度,以多元化的方式将两个学科联系到一起,不仅实现了音乐教学本身的细化与提升,还充分满足了中职学生在音乐、在体育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而为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云燕 . 中职艺术(音乐鉴赏与实践)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快乐阅读 , 2024, (12): 87-89.

[2] 郭惺姝 . 聚焦“三融合”教学理念 实施中职音乐跨学科教学[J]. 知识文库 , 2024, 40 (20):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