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家校共育赋能高中生生涯决策的实践路径探索
徐光海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 516300
一、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培育需家庭与学校协同推进。高中生正处于生涯探索与决策的关键阶段,面临升学方向选择、职业兴趣培养等重要课题,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生涯教育难以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家校共育作为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模式,能通过家庭对学生成长背景的深度了解与学校专业的教育引导相结合,为高中生生涯决策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支持。当前,部分学校家校共育在生涯教育领域存在协同不足、路径模糊等问题,因此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家校共育赋能高中生生涯决策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策略
家校共育赋能高中生生涯决策需遵循“需求为先、资源为基、实践为要、评估为导”的逻辑,通过四个紧密衔接的过程,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力量深度融合,切实提升高中生生涯决策能力。
(一)开展家校协同的生涯需求诊断
开展家校协同的生涯需求诊断,需先建立家校双向沟通机制,学校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及需求诊断的具体内容,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学校设计包含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科优势、职业认知等维度的“生涯需求调研表”,由家长结合日常生活观察填写学生在家表现,同时组织学生完成校内生涯测评,形成“家校双视角”的需求调研数据。随后,学校组建由生涯教师、班主任、家长代表组成的需求分析小组,对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分类梳理需求:如部分学生存在学科优势不明确的问题,部分学生对职业认知停留在表面,部分学生因家庭期望与个人兴趣冲突产生决策困惑。根据分析结果,为每位学生建立“生涯需求档案”,明确家校共育的重点方向,确保后续生涯教育活动精准对接学生需求。
(二)搭建家校互补的生涯资源平台
搭建家校互补的生涯资源平台,需先梳理家校双方资源优势:学校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整理学科教师教学经验、生涯教育课程资料、高校专业介绍、行业发展报告等资源,形成“学校生涯资源库”,并通过校园公众号、家长群等渠道开放共享;同时,向家长发起“生涯资源征集倡议”,鼓励家长结合自身职业背景、社会资源,提供职业体验机会、行业从业者联系方式、职业相关书籍或视频等资源,如从事医疗行业的家长可提供医院参观机会,从事金融行业的家长可分享行业工作日常。学校对家长提供的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建立“家庭生涯资源库”,并安排专人负责资源对接与管理。在此基础上,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资源平台:线上通过“家校生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查询、预约使用等功能;线下在学校设立“生涯资源角”,摆放家校共同提供的书籍、资料,定期组织家长资源分享会,让家长走进校园分享职业经验,形成家校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三)组织家校联动的生涯实践活动
组织家校联动的生涯实践活动,需结合学生生涯需求与资源平台储备,设计多样化活动形式。开展“职业体验周”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兴趣与家庭资源匹配情况,安排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在家长陪同下进入企业、医院、学校等场所进行职业体验,如跟随从事教育行业的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辅助工作,跟随从事设计行业的家长了解设计流程;活动前,学校为学生发放“职业体验任务单”,明确观察重点与记录要求,家长负责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内容;活动后,学校组织“职业体验分享会”,让学生分享体验收获,家长补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帮助学生深化职业认知。此外,开展“生涯规划小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按兴趣或需求分组,每组配备 1 名班主任、1 名家长志愿者作为指导者,围绕“升学方向选择”“职业目标设定”等主题开展讨论,家长结合自身经历为学生提供参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涯规划方法梳理思路,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学生生涯决策能力。
(四)建立家校共评的生涯发展评估
建立家校共评的生涯发展评估,需制定多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涵盖学生生涯认知、决策能力、行动表现等方面,如“能清晰阐述 3个以上感兴趣的职业特点”“能结合学科优势制定升学备选方案”“能主动参与职业体验活动并撰写反思”等。评估过程中,学校与家庭分工协作:学校通过课堂表现、生涯作业、活动参与情况等,记录学生在校生涯发展动态;家长通过日常生活观察、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记录学生在家对生涯话题的关注度、决策困惑的变化等,双方定期通过线上平台或线下会议交换评估信息。每学期末,组织家校共同参与的“生涯发展评估会”,教师、家长与学生三方共同对照评估指标,分析学生本学期生涯发展情况,肯定进步之处,找出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学生在职业认知深度上仍有不足,部分学生决策时易受他人影响;根据评估结果,共同制定下一阶段的生涯教育目标与计划,调整家校共育策略,形成“评估—反馈—改进”的闭环,持续赋能学生生涯决策能力提升。
三、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家校共育赋能高中生生涯决策,是家庭与学校打破教育边界、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实践。从生涯需求诊断到资源平台搭建,从实践活动组织到发展评估,四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专业引领作用,又激活了家庭的教育资源与参与热情,为高中生生涯决策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家校协同机制,不断创新共育形式,让家校共育在高中生生涯教育中发挥更大价值,助力学生在生涯道路上做出科学决策,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陈美玲。家校共育视角下高中生生涯决策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 基础教育参考,2024(3):45-49.
[2] 李建峰。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涯教育家校协同模式探索 [J].教育探索,2024(2):67-71.
[3] 张宇豪。家校协同赋能高中生生涯决策的实践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24(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