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劳动 + ”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姬艳华
洛阳市涧西英语学校
一、引言
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关注重心已由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养成。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动手能力、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综合育人价值愈发凸显。然而,现实中的劳动教育仍面临内容单一、缺乏体系、与主学科脱节等突出问题。与此同时,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简称PBL)因其贴近真实生活、强调学生参与、注重过程体验,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类课程整合与深度学习路径的设计。
本课题即在此背景下提出,尝试将“劳动 +”特色课程与 PBL教学法深度融合,探索一条具备系统性、融合性与实践性的劳动教育新路径。通过近一年的实施与反思,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框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劳动+”融合课程的建构理念与实施策略
本课题强调以“真实问题驱动”为主线、以“劳动实践”为核心、以“多学科融合”为支撑,通过项目式学习的路径设计,推动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有机结合。其基本思路包括:
任务驱动设计: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任务为起点,提出“问题—方案—行动—成果—反思”的学习流程;
多学科嵌入:根据项目主题,设计与不同学科相关的知识节点,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过程性评价:引入学生日志、成果展示、小组互评等方式,关注学生参与度、合作意识与反思能力;
成果可视化:通过劳动产品、展演活动、主题课程手册等形式,使劳动成果可见、可感、可用。
三、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索
课题组围绕“劳动 +”课程开发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跨学科融合项目,以下列举其中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小小生态设计师(融合学科:科学 + 美术 + 劳动)
任务目标是让学生设计并建造一个生态瓶或绿色阳台。学生首先通过科学课学习生态系统原理,再在美术课中绘制设计图,最后在劳动课中使用回收材料亲手制作模型。该项目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审美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案例二:校园物品微拍卖(融合学科:语文 + 数学 + 劳动)
本项目旨在提升学生对物品循环利用的意识。学生先整理自己闲置文具或书籍,编写拍卖说明书(语文),设计标签、标价与统计表(数学),最后组织班级内拍卖会(劳动 + 组织实践)。项目过程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资源整合、语言表达和理财意识。
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发现劳动课程在 PBL 模式的带动下,更容易实现“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成果生成”的闭环,学生不再是被动参与者,而是任务的主人、过程的主导者、结果的呈现者。
四、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双重驱动
课题的实施不仅改变了课程样态,也显著影响了学生与教师的成长轨迹。
学生层面:通过系统开展“劳动 + ”融合课程,学生在自主性、协作能力、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提升。课题组通过访谈、观察、问卷与成果评估等方式,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普遍较高,尤其是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在劳动项目中逐渐建立起自信与成就感。
教师层面:实施融合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课题组组织了系列校本研修与课例共研活动,如“劳动课程设计工作坊”“跨学科教研沙龙”等,帮助教师突破学科壁垒,提升项目设计与课堂组织能力。参与课题的教师纷纷表示,自己的专业视野和课程理解能力得到了拓展,教研热情也显著增强。
五、课程成果的推广与影响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校积极推动课程成果的沉淀、总结与辐射,已取得初步成效。
课程制度化:部分“劳动 + ”项目课程已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常态化开展;
成果可视化:课题组编制了《“劳动 + ”融合项目课程手册》,收录12 个示范项目;
家校社联动:家长对项目课程普遍持支持态度,不少家长愿意提供资源协助,如工具、材料、参访机会等;
区域带动性:我校已接待多所兄弟学校观摩交流,部分项目在市级教育论坛上展示并受到好评,具备一定的示范作用。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师资不均衡:部分教师跨学科设计能力尚需提升,对劳动课程的认知也存在差异;
学科融合深度不足:部分项目仍停留在“拼盘式”整合,未能实现知识间真正联通;
项目评估体系有待完善:如何科学评价学生在劳动与融合中的综合表现仍是难题;
推广路径探索不足:目前成果主要局限于校内,尚未系统开展区域联动或经验复制。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计划在下一阶段围绕“教师培训—课程优化—案例沉淀—区域推广”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与实施。
结语
“劳动 +”融合课程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变革,更是教育价值回归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我们不仅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多学科的有效融合,也激发了学生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兴趣与责任意识。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课程体系,推动其制度化、常态化和区域化,真正使“劳动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成长为新时代的“有根之人”。
参考文献
[1] 王佳润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 [J].读写算 ,2025,(18):52-54.
[2] 徐甜元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洛阳师范学院 ,2024.DOI:10.27855/d.cnki.glysf.2024.000036.
[3] 熊佳凤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劳动课程实践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24.DOI:10.27178/d.cnki.gjxsu.2024.000106.
[4] 王敬雪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劳动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D].闽南师范大学 ,2024.DOI:10.27726/d.cnki.gzzsf.2024.0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