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化意识培育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
肖丽敏
河南省汤阴县第一中学 456150
一、引言
文化意识培育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指在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不同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认同感。当下,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而阅读教学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成为融入文化意识培育的关键载体。基于此,结合高中英语北师大版教材开展相关实践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育的融入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不足。从教学重心偏移来看,部分教师过度聚焦语言知识讲解,将教学重心长期锁定在词汇的拼写记忆、语法的规则剖析及阅读技巧的应试训练上。即便在教学中涉及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也多为零散提及,缺乏系统挖掘与整合。教师未能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 " 文化意识 " 核心素养要求,构建起文化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同样突出,课堂仍多以教师单向讲解为主。在信息化教学普及的当下,部分教师依然依赖传统板书,未能结合教材单元特点设计互动性活动。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主题阅读时,若能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中外商务谈判场景,或运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国家肢体语言差异,本可有效提升学生文化感知深度。但现实中,单调的讲解模式致使学生对文化的感知停留在表面,难以实现从认知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的深度学习过程。
三、实施策略
结合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一、必修二的相关单元,从文本挖掘、维度拓展、生活关联等角度,探索文化意识培育融入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实现文化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关联生活文化场景,强化文化体验感知
将文本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文化场景相联系,能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强化对文化的体验与感知,促进文化内化。以必修一UNIT 1 LIFE CHOICES 为例,单元文本围绕人们在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展开,其中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教育、职业、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选择倾向。教学时,在学生理解文本中人物的人生选择及背后原因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关联。设计 “我的选择与文本选择” 对比活动:让学生选取文本中一个人物的关键选择,对比自己在相似情境下(或想象中)可能做出的选择,分析两者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 —— 如家庭观念、社会价值观、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影响。鼓励学生撰写短文,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或开展小组分享,讲述身边人因文化观念不同而做出的不同人生选择。通过这种将文本文化与生活场景的关联,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化对个体选择的影响,将文化感知转化为具体的生活体验。
(二)拓展文本文化维度,丰富文化认知层次
基于文本内容进行文化维度的拓展,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层次,避免文化教学局限于文本本身。以必修一 UNIT 2SPORTS AND FITNESS 为例,单元文本围绕体育锻炼、运动精神等展开,教学中可在文本基础上延伸相关文化内容。在学生理解课文关于运动对健康的意义、常见运动方式等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下的体育特色。结合单元主题,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搜集与单元提及运动相关的不同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将文本中的现代竞技运动与东方的武术、西方的马术等进行关联。课堂上,组织学生分享搜集到的资料,结合文本中对 “sportsmanship” 的描述,分析不同体育项目所承载的文化精神 —— 如武术中的 “武德” 与竞技运动中的 “公平竞争” 在内涵上的联系与差异。此外,还可引入与体育相关的文化符号,如特定运动项目的起源故事、不同国家对体育明星的态度等,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将文化认知从单一的运动场景拓展到更广阔的文化领域。
(三)挖掘文本文化细节,搭建文化感知桥梁
在阅读教学中,需紧扣教材文本,细致挖掘其中的文化细节,为学生搭建感知文化的初始桥梁。以必修一 UNIT 3CELEBRATIONS 为例,该单元围绕不同类型的庆祝活动展开,文本中隐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圈划与 “庆祝” 相关的关键信息,如具体的庆祝场合、涉及的物品、人们的行为举止等。接着,聚焦文本中提及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庆祝场景,如西方的节日庆祝与本土传统庆典在流程上的差异,通过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Why do people in the text use thesespecific items for celebration?”“What do these behaviors in celebrationreflect about their values?”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梳理文本中不同庆祝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结合文本中的具体描述,如对装饰、食物、礼仪等的刻画,让学生对比自身经历的庆祝场景,在对比中发现文化细节的差异与共性,逐步建立对文本文化元素的直观感知。
(四)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拓宽文化探究路径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能为学生拓宽文化探究的路径,让文化意识培育更具开放性与自主性。以必修二 UNIT 4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为例,单元文本涉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信息技术本身也为文化探究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中,可结合文本内容设计数字化文化探究活动。在阅读课文关于网络信息获取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多元文化资料,如不同国家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特色、网络文化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对跨文化交流的具体影响案例等。组织学生建立线上共享文档,整理各自搜集到的资料,并标注资料中的文化要点;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基于共享资料开展线上讨论,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的差异及其原因。此外,还可利用多媒体工具,让学生将搜集到的文化信息制作成简短的演示文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结合文本内容阐述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文化关系的理解,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文化探究更高效、更深入。
四、结语
将文化意识培育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需立足教材,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节挖掘、维度拓展、生活关联等多元路径,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然感知、理解文化。这一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素养,为其成为有文化认同感与全球视野的个体奠定基础,顺应了新时代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丽丽。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4(3):18-22.
[2] 陈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元素挖掘策略 [J]. 英语教师,2024(5):30-34.
[3] 何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活动设计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4(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