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的策略与成效分析

作者

张丽娜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福景幼儿园,745000

引言

幼儿阶段是好奇心和探索欲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领域课程的开展能够满足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知需求,帮助幼儿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课程游戏化并非简单地将游戏与课程叠加,而是将游戏精神和游戏元素融入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能力。因此,研究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与成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游戏化教学目标,兼顾知识与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既要包含基础的科学知识目标,还要关注幼儿情感态度的发展。例如,在“认识植物生长” 的科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等条件(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能力目标);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意识(情感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可以设计 “植物小管家” 的游戏,让幼儿分组负责照顾一盆植物,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二)优化游戏化教学内容,贴合幼儿生活实际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将其转化为具有游戏性的活动。例如,幼儿对身边的 “水” 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围绕 “水” 设计一系列的科学游戏活动,如 “水的溶解”“水的沉浮”“水的流动” 等。在 “水的溶解” 游戏中,教师可以准备白糖、盐、面粉、沙子等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将这些材料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哪些材料能够溶解在水中,哪些材料不能溶解,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幼儿能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水的溶解特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创新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例如,在 “认识动物的特征” 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 “动物猜猜猜” 的情境游戏。教师先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玩具,然后用布将其盖住一部分,只露出动物的某个特征,如兔子的长耳朵、大象的长鼻子、老虎的花纹等,让幼儿根据露出的特征猜测是什么动物。在幼儿猜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动物的其他特征,如动物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从而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动物的特征。

(四)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探究氛围

创设游戏化的教学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富有探究性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环境创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科学探究材料,如放大镜、温度计、天平、各种实验器材、动植物标本等,让幼儿能够自由地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二是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大胆尝试,对幼儿的错误和失败持包容态度,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安全和自信。三是创设互动的环境,通过设置科学角、主题墙等,为幼儿提供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幼儿能够与同伴、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科学问题。例如,在幼儿园的科学角,教师可以放置一些有趣的科学玩具和实验材料,如万花筒、指南针、简易电路装置等,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探究。

(五)完善游戏化教学评价,关注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教学评价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评价为主、注重结果评价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在 “有趣的影子” 科学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影子的制作和探究、是否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是否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对幼儿进行评价;同时,让幼儿进行自评,说说自己在活动中最喜欢的环节是什么、学到了什么知识、遇到了什么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的;还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反馈幼儿在家中是否对影子产生了兴趣、是否会主动观察身边的影子现象等。

二、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成效分析

(一)提高了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将枯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游戏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幼儿在游戏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二)提升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科学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不断探索科学现象背后的奥秘,逐渐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推理法等,从而提升了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课程游戏化活动大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幼儿在游戏中需要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分享和互助,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合作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四)增强了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

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游戏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的科学活动,并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深入研究幼儿的学习规律和科学教育的特点,逐渐掌握了课程游戏化的设计方法和实施策略,自身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反思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三、结语

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教育特点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环境和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够增强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未来,幼儿园应进一步深化课程游戏化改革,不断探索和创新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为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茜 , 文杰 . 游戏化教学策略在模具设计课程中的实施与评估[J]. 模具工业 , 2024,50(4):73-79.

[2] 夏如波 , 董莎莎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小衔接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向 [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23,22(3):280-282.

[3] 韩月花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J].世界儿童 , 2024(12):0164-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