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与生活技能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作者

庞少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任伯年小学 311241

引言

在当今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大背景下,单一学科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将小学数学与生活技能进行跨学科融合,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能提升其生活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此时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探索小学数学与生活技能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与生活技能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掌握二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如加减法运算、图形认识等,同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生活技能,如购物计算、整理物品等。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二年级数学教材与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设计“超市购物”主题课程。教师提前准备一些模拟商品,标上价格,让学生分组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顾客挑选商品后,计算总价,收银员进行核对并找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加减法运算知识,还学会了购物的基本流程和计算方法,提升了生活技能。又如,在学习图形认识时,开展“整理房间”活动。让学生观察房间里的物品形状,如长方形的书桌、正方形的电视等,然后根据图形的特点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

(三)课程评价设计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合作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结果性评价包括书面测试和实践活动评价。书面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活动评价则通过让学生完成与生活相关的任务,如设计一份购物清单并计算总价,评价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小学数学与生活技能跨学科融合课程实施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技能有机融合。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以创设“上学不迟到”的情境。展示一个小学生早上起床、洗漱、吃早饭、上学的时间安排表,让学生根据时间安排表回答问题,如“小明几点起床?”“从起床到上学一共用了多长时间?”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认识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开展实践活动,增强体验感悟

实践活动是跨学科融合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提升生活技能。比如,在学习“统计”知识后,开展“班级同学最喜欢的水果统计”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记录每种水果喜欢的人数,然后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统计的方法,还了解了同学们的喜好,为班级购买水果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家校合作对于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实施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家长在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参与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找零,在家中整理物品时可以让孩子根据物品的形状进行分类等。同时,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小学数学与生活技能跨学科融合课程实施案例分析

以“测量”单元教学为例,教师精心设计了“测量教室物品长度”这一极具实践意义的实践活动。课堂伊始,教师巧妙引导学生复习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提问和举例,让学生迅速回顾起厘米、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及换算关系,为后续的测量活动筑牢知识根基。随后,学生分组开启测量之旅。面对教室里的课桌、椅子、黑板等物品,他们需依据物品的实际长度,谨慎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直尺适合测量较短物品,而卷尺则用于较长物品的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学生们全神贯注,眼神紧紧跟随测量工具,口中还小声念叨着刻度数值,认真且准确地记录下每一个测量结果。测量结束后,各小组满怀自信地汇报测量成果,并积极展开交流与讨论。有的小组分享测量技巧,有的小组探讨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测量的方法,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同时,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应用场景,如测量身高、房间尺寸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测量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结束语

小学数学与生活技能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是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实施策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技能紧密结合,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提升生活技能,培养综合素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积极变化。然而,跨学科融合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跨学科融合课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史继超.STEAM 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J]. 读写算 ,2025,(28):79-81.

[2] 朱志强 . 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价值、难点及对策 [J]. 读写算 ,2025,(2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