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实践

作者

张丽娜

河北省玉田县第二中学 064100

一、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导向。分层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能力水平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而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最终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二、实施策略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高中数学分层教学,需遵循系统性、针对性和发展性原则,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实施分层到评价分层逐步推进,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确保分层教学有效落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一)基于多元维度完成学生分层划分

开展分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这一过程需避免单一以成绩为标准,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多元维度。首先,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近一阶段的数学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记录、作业完成质量,同时设计核心素养测评问卷和学习能力测试题,问卷涵盖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意识等方面的自我认知与表现评估,测试题则侧重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准确性、数据分析能力等。其次,组织数学教师团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集体研讨与分析,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情况、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等动态因素,将学生初步划分为基础层、提升层和拔尖层三个层次。基础层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核心素养各方面发展有待加强,学习主动性不足;提升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核心素养部分维度有较好表现,有较强的学习意愿;拔尖层学生数学基础扎实,核心素养发展均衡且突出,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二)结合素养目标设计分层教学内容

学生分层完成后,需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有效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学内容以夯实数学基础为主,注重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与记忆,结合简单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和解题思路,在核心素养培育上,重点提升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能力。例如,在函数教学中,基础层学生主要学习函数的基本定义、图像绘制方法,通过简单的函数求值、定义域和值域求解习题,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基本的直观想象能力。提升层学生的教学内容在基础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引入具有一定综合性的知识和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

(三)采用差异化方法开展分层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核心素养发展目标,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学效果。针对基础层学生,采用 “讲解 — 示范 — 模仿 — 巩固” 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知识讲解和例题示范,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设计简单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及时模仿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提升层学生,采用 “引导 — 探究 — 合作 — 提升” 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在探究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例如,在几何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关几何问题,引导提升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几何知识的理解。针对拔尖层学生,采用 “自主— 探究 — 拓展 — 创新” 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开展探究学习,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实施分层评价反馈

科学的评价反馈是分层教学持续优化的重要保障,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助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升核心素养。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注重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如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准确性、数据分析合理性等。对于基础层学生,评价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提升上,采用 “过程性评价 + 结果性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知识掌握进度等,结果性评价以基础知识点测试为主,评价标准相对宽松,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即给予肯定。提升层学生的评价则兼顾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结果性评价增加综合性试题的比例,评价标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拔尖层学生的评价侧重能力拓展和创新思维,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意识、课题研究成果等,结果性评价以探究性、创新性试题为主,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是顺应教育改革趋势、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的学生分层、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和多元的评价反馈,能够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助力学生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并非一成不变的模式,还需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和教学实际情况持续优化调整,让分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思远。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4(1):25-29.

[2] 李沐阳。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的融合路径探析[J]. 数学教学通讯,2024(3):41-45.

[3] 王宇轩。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