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牛腊梅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河北饶阳中学 053900
一、引言
微写作指围绕特定目标,以简短篇幅(通常数百词以内)完成的写作任务,具有目标明确、耗时短、易操作的特点,能快速检验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思维表达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分离现象较为常见,学生往往难以将阅读中积累的词汇、句式、篇章结构等有效迁移到写作中,导致读写能力发展不均衡。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的提升,探索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成为重要方向。微写作凭借其独特优势,可作为连接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在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提升写作技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微写作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实施策略
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应用微写作,需结合教学流程与学生认知规律,从阅读输入到写作输出逐步引导,通过针对性的微写作任务设计,帮助学生实现读写能力的有效衔接与提升,具体可通过以下四个过程推进。
(一)基于文本理解设计概括类微写作任务
在阅读教学初期,当学生完成文本初步阅读后,可设计概括类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梳理文本核心信息,强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后续读写迁移奠定基础。教师需先明确文本的核心要素,如记叙文的人物、事件、情节发展,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等,再根据这些要素设计微写作要求,例如“用80-100 词概括文本主要内容,需包含文本中的关键事件与人物态度”。在任务布置后,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支架,如给出文本中的核心词汇、关键句式提示,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完成任务。同时,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参考文本中的表述方式,避免脱离文本随意发挥。
(二)结合语言积累设计仿写类微写作任务
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后,进入语言积累与运用阶段,此时可设计仿写类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模仿文本中的精彩词汇、句式与篇章结构,将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写作技能。教师需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文本中的语言亮点,如优美的形容词、副词运用,复杂句式(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结构)的使用,以及文本的段落展开方式(如总分结构、对比结构)等,明确仿写的重点。随后,设计与文本主题相关或相似的仿写情境,例如,若阅读文本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可设计“用文本中出现的 3 个以上核心词汇与 2 种复杂句式,写一段 80-100 词关于‘节约水资源’的短文”。在学生仿写过程中,教师需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词汇搭配、句式运用方面的错误,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语言用法。
(三)围绕思维拓展设计评析类微写作任务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文本理解与语言运用能力后,可设计评析类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观点、情感、写作手法等进行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深度表达能力,推动读写结合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可根据文本特点设计评析方向,例如,对于小说类文本,可引导学生评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或情节设置的合理性;对于议论文文本,可引导学生评析作者观点的说服力或论证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明确微写作要求,如“用 100-120 词评析文本中作者的观点,需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细节进行评析,避免空泛议论,例如要求学生引用文本中的具体语句作为支撑依据。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组织班级互评活动,让学生从观点明确性、理由充分性、语言表达流畅性等方面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如如何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更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评析等。通过评析类微写作,学生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还能锻炼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表达能力,实现读写能力的协同提升。
(四)立足生活实际设计拓展类微写作任务
在完成以上三个阶段的教学后,需设计拓展类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将阅读文本中的知识、思维方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真正达成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教师可围绕文本主题,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写作情境,例如,若阅读文本是关于“校园生活”的记叙文,可设计“结合自己的校园经历,写一段 100-120词的短文,分享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校园事件,要求借鉴文本的叙事方式”;若阅读文本是关于“科技影响生活”的说明文,可设计“写一段 100-120 词的短文,介绍一种你常用的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影响,需运用文本中的说明方法”。在任务布置时,鼓励学生大胆发挥,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创作,同时提醒学生参考阅读文本中的优秀写作经验。完成写作后,教师可将优秀学生作品整理成册或在班级公众号展示,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分析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阅读所学,存在哪些可改进之处。通过拓展类微写作,学生能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系,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全面提升英语读写综合能力。
三、结语
微写作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为解决读写分离问题、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通过概括类、仿写类、评析类、拓展类四个连贯的微写作教学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积累语言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实现从阅读输入到写作输出的有效转化,让读写能力在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未来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微写作任务设计,丰富微写作形式,让微写作更好地服务于读写结合教学,助力学生提升英语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的语言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微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4(1):25-29.
[2] 李建峰。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J]. 英语教师,2024(3):42-46.
[3] 王雨桐。微写作助力高中英语读写能力协同提升的实践研究[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4(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