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个性化指导策略

作者

聂凌云

广东省怀集县幸福街道怀高小学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关键起步阶段,学生在写作能力、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上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指导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为其后续的写作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些策略,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一、精准把握个体差异,分层设定目标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基础不同,教师需要精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大致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并为各层设定不同的写作目标。

1. 基础层:这一层的学生通常在写作表达上存在一定困难,对于他们,写作目标应设定为能够写出通顺的句子,围绕一个简单的意思进行表述。例如,在写“我的家人”时,基础层学生只要能写出“我的妈妈是个温柔的人,她每天都会给我做饭”这样简单的句子,描述出家人的基本特征或日常行为,就算达成目标。教师通过这样的低起点要求,帮助学生建立写作的自信心。

2. 提高层:处于提高层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他们的目标是在写作中加入简单细节和自身感受,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同样是写“我的家人”,提高层学生可以这样写“我的妈妈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笑起来时,眼睛弯弯的,像月牙一样。每天放学回家,一打开门,就能闻到妈妈做的饭菜的香味,那是家的味道,也是爱的味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外貌、神态、感受等多方面进行描写,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3. 拓展层:拓展层的学生写作基础较好,教师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尝试运用不同句式,大胆发挥想象,展现独特的写作风格。比如在写“我的家人”时,拓展层学生可能会这样创作“我的妈妈,宛如一本读不完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对我的爱。她那如春日暖阳般的笑容,总能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我力量。有时我会想,如果妈妈是一片森林,我便是那栖息其中的小鸟,永远被她庇护着” 。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独特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二、结合兴趣点设计个性化任务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与学生兴趣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中尽情发挥。

1. 生活关联法: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我的一次运动经历”的写作任务,让他们描述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挑战、克服困难的过程以及成功后的喜悦。比如,学生可能会写自己学习骑自行车的经历,从一开始的害怕摔倒,到不断尝试,最终能够熟练骑行,这样的写作内容源于他们的生活兴趣,写起来自然充满热情。而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可让他们写“我心中的一幅画”,引导他们描述画中的色彩、形状以及背后的故事,将绘画与写作相结合,激发创作灵感。

2. 多元载体法:考虑到学生的表达习惯不同,教师可以采用多元载体的方式进行写作指导。对于一些不善书写但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让他们通过语音转文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对文字进行整理和修改。例如,在写“我的宠物”时,学生可以先对着手机说出自己和宠物相处的有趣故事,然后再将这些内容转化为书面文字。对于喜欢画画的学生,鼓励他们先画一幅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画,再根据画的内容进行写作。比如,学生画了一幅自己在公园里放风筝的画,然后围绕这幅画展开写作,描述放风筝的过程、公园里的景色以及自己的心情。

三、采用差异化反馈方式

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写作发展至关重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反馈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1. 鼓励式评语: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重点表扬句子通顺、用词准确等优点。比如,学生写“我去了动物园,看到了猴子”,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把去动物园看到猴子这件事写清楚了,句子很通顺,非常棒!如果能再写写猴子长什么样子,就更精彩啦”。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教师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提出一些拓展性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如学生写“公园里的花开了,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教师可以评价“你对花朵颜色的描写很生动,让老师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花海。要是能再写写花朵的形状或者你闻到的花香,文章就会更吸引人”。

2. 个性化示范: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时,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示范。比如,拓展层的学生在写景物描写时,语言较为平淡,如“山上的树很多”,教师可以示范“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每一片树叶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通过这样的示范,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更丰富的词汇和更生动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写作质量。

四、搭建个性化表达平台

为了让学生的写作成果得到展示和认可,教师应搭建多样化的个性化表达平台。

1. 班级“小作家角”:在班级中设立“小作家角”,按照不同的主题和学生兴趣分类展示作品。例如,设立“动物世界”“我的奇思妙想”“生活趣事”等板块。喜欢动物的学生的作品可以展示在“动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