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实践路径

作者

董瑶

西安国际港务区高新一中陆港中学 710026

一、引言

随着教育领域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深化落实,新课标明确要求各学科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形成协同育人效应。高中英语作为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积累词汇、提升语篇理解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承载文化传播、价值塑造功能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部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 “重语言、轻思政”的倾向,未能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思政元素,或在融合过程中出现 “生硬植入”“两张皮” 现象。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选取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蕴含正能量的主题单元,这些单元分别涵盖文化认同、拼搏精神、责任担当、生态意识等思政主题,为两者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四个逻辑递进的过程出发,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的有效策略,以期推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实施策略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需遵循 “自然渗透、循序渐进” 的原则,结合教材单元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将思政目标融入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下从文本解读、任务设计、活动实施、评价优化四个过程展开具体阐述。

(一)立足文本特质,精准挖掘思政元素

在阅读教学开展前,教师需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打破 “仅关注语言知识点” 的传统解读模式,从主题内涵、人物行为、文化背景等维度,挖掘文本中隐含的思政元素,为后续融合教学奠定基础。以必修第二册 Unit 1“Cultural heritage”为例,该单元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展开,文本中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丽江古城等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也提及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行动。教师在解读时,可先梳理文本的语言逻辑,如 “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 当前面临的威胁 — 保护措施”,再在此基础上挖掘思政元素:从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 中提炼 “文化自信”,从 “当地居民参与遗产保护” 中挖掘 “责任担当”,从 “国际合作保护世界遗产” 中提取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

(二)结合学情特点,设计思政导向阅读任务

在精准挖掘文本思政元素后,教师需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认知特点,设计具有思政导向的阅读任务,将语言训练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知思政内涵。以必修第二册 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 为例,该单元文本介绍了濒危动物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思政核心元素为 “生态意识”“责任担当”。教师可设计分层阅读任务:在基础理解层面,要求学生通过略读、寻读完成 “濒危动物种类”“主要威胁因素” 等语言类任务,巩固词汇与句式;在深层思考层面,设计思辨性任务,如“Why do we need to protect wildlifeeven if it doesn't bring direct benefits to humans?”(为何即使野生动物无直接经济价值,我们仍需保护?),引导学生从生态平衡、生命平等的

角度展开思考。

(三)依托单元主题,开展沉浸式思政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是连接文本与学生的桥梁,依托教材单元主题开展沉浸式活动,可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深化对思政元素的认知,实现 “做中学、悟中得”。以必修第二册 Unit 1“Cultural heritage”为主题,可开展“Cultural Heritage Exhibition”(文化遗产展)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处中国或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埃及金字塔等),结合文本所学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制作 PPT、绘制海报等方式,介绍该遗产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保护现状;在课堂展示环节,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讲解,同时分享 “保护文化遗产对个人、国家的意义”,其他小组进行提问与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更在搜集资料、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保护意识。针对必修第一册 Unit 3“Sports and fitness”,可开展“SportsStory Sharing Meeting”(体育故事分享会)活动:学生自主搜集中外运动员拼搏进取的故事(如文本中提及的 “马拉松运动员坚持跑完赛程”案例),用英语讲述故事并分享 “从运动员身上学到的品质”,随后组织 “Mini Sports Meeting”(迷你运动会),设置跳绳、接力跑等简单项目,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 “坚持、协作” 的体育精神。

(四)完善评价体系,强化思政融合教学反馈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保障思政融合教学效果的关键,需突破传统“以分数为核心” 的评价模式,构建 “语言能力 + 思政素养” 双维度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评价反馈,优化教学策略,强化融合效果。在评价内容上,既关注学生的阅读成绩(如文本理解题正确率、词汇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在思政层面的表现,如在 “文化遗产保护” 活动中,评价学生是否能准确表达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否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建议;在 “野生动物保护” 任务中,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生态意识、是否能主动反思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三、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基于教材文本、遵循教学规律的 “有机渗透”。未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还需进一步拓展思政元素的来源,结合时代热点(如“绿色低碳”“文化出海”)创新教学形式,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 “灵魂”,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语言能力与高尚品格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4(3):41-45.

[2] 李慧娟。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思政主题单元的教学实践研究[J]. 英语教师,2024(2):78-82.

[3] 王建国。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思政融合的策略探讨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4(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