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专业英语能力构建路径的探究
李雅茹 潘小燕
烟台南山学院 265701
引言
当前,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未来还会不断地拓展海外市场。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对于国家化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职业院校在培养此类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而这类人才的综合能力中,英语能力是一项必备能力。纵观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英语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的英语能力,使其今后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国际化建设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专业英语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当前,全球产业正加速融合,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正不断增加。职业院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时,通过着力培养其英语能力,能使人才今后更好地对接国际就业市场。可以说国际化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现实意义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它是满足产业需求,促进人才职业能力对接的重要基础 [1]。许多领域都要求从业人员能够进行跨文化工作沟通,或撰写一些工作报告。英语能力决定了人才能否有效地匹配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关键。在技能水平相差不大时,专业英语能力更高的人才在职业发展中则更具优势,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因此,职业教育要积极重视国际化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为国家输送更多优质人才,为各产业的升级提供助力。
二、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专业英语能力构建路径
(一)构建国际合作育人课程体系
一些职业院校现有人才之所以存在英语能力不足的情况,与院校的课程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些职业院校未能找准定位,眼光不够长远,因而构建的课程体系存在很大的局限,学生无法有效提升英语能力。因此,要着力提高国际化人才的英语能力,职业院校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引入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并尝试构建国际合作育人课程体系 [2]。具体来说,职业院校可以聚焦国际化人才的产业需求以及国际上所认可的标准,重新进行课程的定位。对此,院校专业教师应当积极开展行业调研,了解一些跨境行业对于英语能力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框架,结合上述调研确定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应当积极丰富课程内容,除了讲好现有教材,还应适当地引进国外的一些在线课程资源或英语教材。期间,可以结合专业教学实际对这些资源进行选择性的引入或改编,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除此之外,应积极创新课程实施的模式。比如,可以与一些国外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双语联合授课”,或者共同开发一些实训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相信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能逐步提高人才的英语能力。
(二)柔性化教学内容,开展多元动态评价
职业教育中,要使学生真正地从教学中提升能力,接受来自多个方面的挑战,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地柔性化,并改变以往过于单一的评价方式,开展更加多元、动态化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3]。因此,专业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柔性化处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先进行模块划分,分为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并建立相应的知识图谱。其中,专业模块可以聚焦当下跨境岗位的刚需,强化学生的实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在专业所对应的一些岗位应掌握的高频英语话术、用语等进行梳理,并进行场景搭建,组织相应的模拟训练,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与岗位的适配度。拓展板块则重点补充一些跨文化交际与行业前沿的内容。比如,时常在教学中分享一些跨境领域的英文行业报告,让学生能时常了解一些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开展多元动态评价方面,可以增加评价主体,邀请一些跨国企业导师或国外专业教师参与评价。同时,推动评价方式的动态化,可以将阶段性测试、实训表现等结合起来,动态地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进步情况。
(三)加强校企合作,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在培养国家化人才的过程中,必须积极促进专业教学与国际企业的接轨,开发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 [4]。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切实提高其英语应用与实践能力。具体来说,职业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联合国际企业,共同构建“英语 + 专业”资源模块。需要院校积极聘请国际企业的骨干、专家等参与这一资源库的建设,可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时常进行沟通,并互相分享一些优质的教学视频等,为专业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二是搭建实践型的资源应用平台。校企可以联合搭建英语学习通道,为学生参与一些跨国项目的辅助工作提供机会,如撰写一些英文报告、整理订单数据等等。三是建立协同资源更新与反馈机制。院校应时常与企业保持联系,了解海外市场的变化情况,定期地更新资源的内容。同时,收集学生在使用相关资源的一些真实反馈,对资源库进行动态更新和调整,以保证教学资源库与人才的适配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化人才专业英语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职业教育在构建和创新英语课程体系时,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尝试构建国际合作育人课程体系。同时,柔性化教学内容,并开展多元动态化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应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开发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与平台。相信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满足国际化人才的发展需求,助力其英语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东恒 . 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专业英语能力构建路径的探究——以柳州机电设备技术人才为例[J]. 教育观察, 2023(34).
[2] 胡青青 ." 双一流 " 背景下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J].韶关学院学报 , 2020,41(8):4.
[3] 刘子璇 . 浅析 " 一带一路 " 倡议下高职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J]. 现代交际 , 2018(4):2.
[4] 张海燕 , 郑亚莉 ." 一带一路 " 倡议与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 专业 + 语言 + 国别 " 模式为例 [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