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与班级管理
葛明扬
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
面对一个新的班级,面对一群“难啃的骨头”,我们往往有些彷徨,也有些迷茫,这些学生里大多数文化成绩较低,而且很多是有个性的 00 后。作为老师,我们一直认为他们就是一群破坏纪律的“顽固分子”,而我们是“正义的化身”,在与学生之间的“猫捉老鼠”游戏里,渐渐地我们开始对工作有些厌烦,对学生有些不耐烦,感觉自己的努力都是无用的,这场“无形”的战争最终导致两败俱伤,我们的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的内容颠覆了我的认知。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没有管理好这群“顽固分子”也许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我们一贯的打压、否定、批判、提意见等方式只会让他们不愿意与我们沟通,只会让他们用“无声”的方式与我们对抗。友善和平的沟通是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主要方式,没有这种沟通,就谈不上教育工作了,当我们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在与学生沟通中,学生感觉到的是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和尊重,学生也感觉到我们的需求与期待。
一:客观的阐述事实
“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曾经,当我们看到学生上学迟到时候,我们会把学生叫出来批评教育,往往会跟他说“你怎么经常迟到”、“你能不能自觉点”、“你睡过头了还来学校干什么”、“你这样对得起你爸妈吗?”……我们误认为这就是客观事实,但是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后我们才发现,这不是事实,这是“以偏概全”,是“否定”,是“讽刺”,是“道德绑架”……当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去批评学生,立刻会触动学生的防御机制,他会变得有攻击性或者封闭性,要么跟我们顶撞,要么一句话也不说。真正的客观事实是什么,是不带任何情绪的阐述当下且具体的事情。当我们看到学生上学迟到,我们可以说:“某某某,我看到你这一周一共迟到了三次”。这是真正的事实,这会让学生放下自己的防御机制,才是良好的沟通的开始。
二:表达自己或者他人当下的情绪
“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下属”。以前跟学生沟通,我们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或者在否定学生的情绪,我们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有情绪产生。看到学生违纪就怒火中烧,大脑一片空白,然后我们就是一顿发泄情绪式的批评教育,我们不会去表达情绪。当我们开始真正的关注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对情绪的认识太少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情绪,但是当我关注多了,我慢慢开始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情绪,也能说出更多情绪的名字。有一次学生跟我哭诉内心的烦躁,我没有给他提出任何的意见和方法,我只是倾听了一会儿便说到:“我感觉你有很多委屈,是这样吗?”学生瞬间愣住了然后狠狠地点头说到“是的,我有很多委屈”,然后把内心的委屈跟我诉说一遍,聊到最后学生说他的心情好多了,但整个过程中,我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和方法,只是询问表达了他的感受,然后就是聆听,这种方式比提意见更能安抚学生心情。
三:说出自己的需求
“在表达感受和需求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隐藏自己的需求,因为我们很多人从小就是被父母否定自己的情绪,否定自己的需求,“小孩子不能哭,哭就不漂亮了”、“你不能要这个玩具,好孩子不会买这么多玩具”等等,这就导致我们的潜意识里认为,我们不能有需求,表达需求是懦弱的表现,甚至表达需求就会把自己弱点展示给对方,最终的结果是需要别人猜测我们的需求,然而我们的需求被他们猜准了我们就开心,当别人没有猜准我们的需求我们便会生气。看了《非暴力沟通》我发现,敢于表达需求才能让对方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才能更好的达成目的。
我再一次看到某个班级秩序很乱的时候,我会跟学生说到:“上课铃声响后五分钟,我看到班里有六个学生在小声说话,有10 多个学生在做题,剩下的学生在整理书籍,我有些担心和焦虑,我希望大家能能抓住更多零散时间去认真学习,希望看铃声一响,班里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整理书籍,而是所有人都在认真学习。”
四:表达自己的请求
当我们感觉表达自己的需求的时候,我们也就敢于表达自己的请求,表达请求需要我们明确谈话的目的,提出具体的请求,越具体越好。举一个例子:某某你把衣服放在课桌上,我感觉有些担心,担心其他同学也和你做一样的事情,担心班级的环境显得很乱,因为我需要给大家营造一个整洁干净的班级,你把这些衣服放到储物柜里或你书包里,好吗? 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接受我的请求,而且他们很容易改正自己行为,更好的为班级服务。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所以教育者做好沟通工作,就做好了教育工作的一切。把《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用在班级管理上,让我们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教育者,成为一个细心的充满教育智慧的人,成为一个学识的渊博高大真诚的人,成为一个情操的高尚心地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