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觉醒: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沉浸式场景构建
朱丽萍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隆鑫幼儿园 重庆 409600
一、引言
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对其个体成长具有深远意义。自主性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主动探索能力的关键要素,能够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游戏作为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载体。“游戏力”概念强调通过游戏的力量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和自主性,而沉浸式游戏场景则为游戏力的发挥提供了优质环境。然而,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幼儿自主性发展与游戏场景的融合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与解决。
二、幼儿自主性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陈旧,忽视自主性培养
受传统教育思维惯性的作用,部分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把幼儿阶段的教育单纯看作是知识的灌输与积累。他们过度看重幼儿对汉字阅读、数字运算等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教育的重点偏向知识传授,甚至运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幼儿进行机械记忆与模仿。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幼儿个体兴趣与发展节奏的不同,限制了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同时也让幼儿失去了借助自主尝试来表达自我的宝贵机会,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妨碍。
(二)游戏场景单一,缺乏吸引力
当前,不少幼儿园的游戏场景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呈现出单调、同质化的问题。从空间布局来看,游戏区域划分简单粗放,往往只是用低矮的隔板或柜子做简单分隔,区域功能界定模糊,缺乏明确的主题性和情境性。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益智区等区域的界限不清晰,导致幼儿在游戏时容易产生混乱,影响游戏体验。
在游戏材料的配备上,存在更新不及时、种类匮乏的现象。许多幼儿园的玩具和材料长时间不更换,尤其是一些自制教具,一用就是数年,早已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以角色扮演区为例,道具常常只有几套简单的医生、厨师服装和少量塑料玩具,难以支撑幼儿开展丰富多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建构区的积木也多为传统的木质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缺乏形状各异、功能多样的新型建构材料,无法满足幼儿不断变化的建构需求。
(三)成人过度干预,限制自主性发挥
出于对幼儿安全和成长的担忧,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常常出现过度干预的情况。在安全方面,成人往往对游戏环境中的风险过度敏感,将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对幼儿发展有益的游戏活动拒之门外。在游戏指导方面,成人常常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和经验灌输给幼儿。这种过度干预不仅打断了幼儿游戏的连贯性和创造性,也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索、尝试错误、积累经验的机会。
三、构建沉浸式游戏场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重视自主性培养
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深刻认识到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将幼儿自主性培养纳入教育目标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合作伙伴和游戏方式。
(二)优化游戏场景设计,增强吸引力
1. 丰富游戏区域设置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划分多样化的游戏区域,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科学探索区、艺术创作区等。每个区域应配备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道具,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需求。例如,在角色扮演区,可以设置医院、超市、餐厅等不同主题场景,提供相应的服装、道具和仿真物品;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放大镜、显微镜、磁铁、天平、化学实验套装等实验器材,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 动态更新游戏材料
定期对游戏材料进行更新和补充,保持游戏场景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根据季节变化、节日活动和教学主题,及时调整游戏材料。例如,在春季可以增加与植物生长相关的材料,如种子、花盆、土壤等,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中秋节期间,投放与中秋文化相关的材料,如月饼模具、灯笼制作材料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创设情境化游戏场景
将游戏场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具有情境性和故事性的游戏环境。通过设置情节线索和任务目标,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思考和探索。例如,在建构区开展“城市建设”主题游戏,为幼儿设定建造一座现代化城市的任务,幼儿需要根据任务要求自主规划城市布局、选择建筑材料、设计建筑造型;在角色扮演区开展“消防员救火”游戏,设置火灾现场情境,让幼儿扮演消防员,自主制定救火方案,进行救援行动,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性。
(三)建立科学干预机制,平衡引导与自主
1. 明确干预原则
老师和家长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干预应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先观察幼儿的尝试和探索,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解决问题。只有当幼儿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问题,或出现安全隐患、违反基本规则等情况时,成人再适时介入。介入方式应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语言,避免直接告诉幼儿答案或代替幼儿操作。
2. 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在游戏开始前,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并引导幼儿自觉遵守。例如,在搭建积木游戏中,规定积木的取用和整理方法、游戏区域的活动范围等。当幼儿违反规则时,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纠正。同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相互监督,共同维护游戏秩序,提高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
3. 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园和家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游戏表现和自主性发展情况,指导家长正确认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避免在家中过度保护和干预幼儿。家长则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在家庭中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游戏和探索。例如,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专门的游戏角落,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玩耍;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选择,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共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四、结论
游戏力觉醒与沉浸式游戏场景构建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游戏场景设计和建立科学干预机制等对策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吸引力和自主性的游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能够充分发挥游戏力,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实现自我探索、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全面提升。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继续重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探索和完善沉浸式游戏场景的构建,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雪雁 . 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DOI:10.7666/d.y1121062.
[2] 颜瑶卿 . 沉浸户外 戏润心灵 -- 记”指向人格培养的幼儿园沉浸式户外戏剧游戏”研修 [J]. 动漫界(幼教 365), 2024(12):53-56.
[3] 张瑶 . 创造性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 [2025-04-27].DOI:CNKI:CDMD:2.1015.601120.
[4] 肖宸啸 . 创造性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研究 [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11):27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