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
马小飞
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中学 843002
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无法在实验教学中兼顾所有的核心素养培养,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核心素养导向可以针对物理实验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改善,由此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帮助学生养成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更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一、当下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理念不足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采取口头阐述为主的叫教学方式,并且实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专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得出标准结论,并不注重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背景下,教师无法熟练地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入实验教学设计中。教师无法准确把握物理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关联,无法找出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不能够及时地调整实验教学方式。
(二)学生过度依赖固定实验流程
由于传统实验教学多以固定流程为主,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常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或标准答案。因此,部分学生可能会盲目地按照教材步骤完成实验,仅追求实验结果与标准答案一致,而不会真正的理解实验原理、主动探究实验改进方向。如果学生过度地依赖固定的实验流程和教师的直接指导,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养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同时,如果实验教学创新设计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存在片面性,仅关注实验结果而忽视探究过程,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实验兴趣。
二、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具体措施
(一)对教师开展统一培训
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大,并且当下的合格实验操作步骤操作较为繁琐,教师无法熟练地设计合理的实验教学设计,从而导致在课堂上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统一的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对实验步骤的熟练使用以及全面的教学设计能力,保障物理实验课堂能够顺利地开展进行,并且帮助教师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这要求教师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对教师展开统一培训。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学习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时,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甚至通过改变实验器材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共面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的反射原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但这要求教师熟练地把握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素养的结合点,能够设计出层次分明的探究任务,并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专项培训,掌握核心素养导向实验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将素养培养融入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创新实验教学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二)规范学生实验探究行为
固定实验流程给实验教学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心意和吸引力,虽然对教学设计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部分学生可能会过度的依赖固定流程,从而导致在课堂上不能进行独立思考,只是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不去真正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掌握探究方法。因此,要促进核心素养导向真正地有利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要引导学生规范实验探究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实验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学习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时,由于实验涉及的变量较多,部分学生可能认为按照教材步骤完成操作即可,不愿主动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因此部分学生可能直接按照教材流程完成实验,仅记录数据而不分析数据背后的逻辑,不仅没有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还没有真正掌握控制变量法的探究思路。这需要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在课后家庭小实验中,家长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简单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让核心素养培养延伸到课外,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当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领域当中,虽然当前存在着教师应用能力不高、学生可能过度依赖固定流程等问题,但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实验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素养发展短板,针对性地提高学习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应当顺应当下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陆海成 . 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析 [J].中学科技 , 2025, (03): 25-27.
[2] 池雪敏. 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创新策略 [J]. 学生·家长·社会 , 2025, (05):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