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与评价创新

作者

谢艳艳

安徽省颍上第二中学 236200

一、引言

地理核心素养涵盖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品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然而,传统地理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多局限于书面习题,往往以填空、选择、简答等标准化题型为主,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作业内容多围绕教材理论知识,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创新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与评价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更是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二、实施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迈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征程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创新成为关键一环。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索具体的实施策略,解锁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新路径。

(一)创设情境化作业,激发学生兴趣与探究欲

在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中,情境化作业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与探究欲。教师可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及地理现象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大气环流”时,以“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情境设计作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大气环流变化如何影响不同地区降水与气温,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学生需要通过查阅专业文献、分析气象数据,建立地理原理与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在此过程中提升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素养。

此外,可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融入情境创设。比如,在分析 " 大气环流 " 对农业影响的作业中,利用VR 技术模拟全球气候变暖下非洲萨赫勒地区降水模式改变、农作物减产的场景,让学生以 " 农业顾问 " 的身份提出应对策略,强化其人地协调观。

在学习“地貌”时,除了播放视频,还可构建递进式情境任务链。首先,通过航拍全景图片让学生识别喀斯特、丹霞等典型地貌;其次,提供地质勘探报告、卫星遥感影像等资料,引导学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发育过程;最后,设计 " 地貌保护与开发 " 辩论作业,促使学生从经济、生态、文化等多维度辩证思考人类活动与地貌演化的关系,培养地理实践力与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引入 " 云研学 " 模式,利用在线地图平台标注全球著名地貌景观,要求学生完成虚拟考察报告,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真实地理空间,激发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实践力。

(二)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各不相同。设计分层作业可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作业可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作业侧重基础知识与技能巩固,如学习“地球运动”后,让学生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标注重要节气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原理。提高层次作业注重知识应用与能力提升,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拓展层次作业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如让学生研究地球运动与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关系,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与地理实践力。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层次作业,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促进个性化发展,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三)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许多问题需多方面知识与能力解决。开展小组合作作业,能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合理分组,每组 4-6 人。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因素”后,布置小组合作作业,让学生调查本地某一工业企业,分析其区位选择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实地调查,有的查阅资料,有的分析数据,最后共同撰写报告。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提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还能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感。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反馈学生学习成果

传统地理作业评价多以教师评价为主,侧重结果,形式单一,无法全面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评价主体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可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自身优点与不足,如在完成“地理野外考察报告”后,学生自评考察方法是否科学、结论是否合理等。互评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如小组合作作业中,小组成员互评参与度、贡献大小等。评价方式多元化,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给出作业成绩或等级,定性评价对作业内容、思路、创新点等进行详细评价,如教师评价学生“大气环流”作业时,指出分析过程优点,提出改进方向。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知识掌握,更重视核心素养培养,如评价学生“地貌”作业时,考察对地貌形成原理理解,还关注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素养提升情况。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三、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与评价创新,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与品格的必然选择。通过创设情境化作业、设计分层作业、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全面反馈学生学习成果,助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教育改革浪潮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创新,让地理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林晓峰。高中地理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J]. 教育探索,2024(3):45-50.

[2]WangY.ResearchontheDesignofGeographyHomeworkBasedonCo reCompetencies[J].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2023(5):33-38.

[3] 陈静宜。地理作业多元评价模式构建[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