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即兴表演在表演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王淼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引言

表演系是的主要系科,以培养具有扎实表演创作技能,熟悉各类表演创作方法的人才为根本目标。为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表演专业的教师一直在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兴表演作为一种训练演员技巧的方法而被广泛应用于表演专业教学中。部分戏剧院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即兴表演课程,可见其重要性。若要充分发挥即兴表演在表演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需基于其突发性、互动性、不可重复性的特征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即兴表演的魅力。

一、即兴表演在表演中的价值体现

(一)应对突发情况,保障表演效果

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真实的现场演出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包括演员偶然忘词、道具突发故障等。为了避免突发情况对表演效果的影响,有些演员会根据当下的情境以及对台词的记忆临时改词,有些演员会将与道具的互动转为与对手演员的互动,或与现场观众的互动。虽然无可否认部分失误的存在,但演员可以用丰富的肢体语言、细腻入微的面部表情以及与其他演员的默契配合来弥补相关过失。很多即兴表演下的舞台在演员未特意提及的情况下,观众甚至没有感受到整个表演过程中有任何突兀,证明了即兴表演的成功。但若演员缺乏良好的即兴表演能力,很可能因突发状况的影响导致其无法快速调整表演状态,导致演唱的整体观赏效果大打折扣。

(二)丰富人物形象,提升表演深度

将即兴表演融入具体表演中,不仅能保障演出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角色立体感,提升表演深度。表演专业教学中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往往离不开“角色人物”,同一场表演中可能会存在多个人物,这些人物即使是同一种职业或同一种类型,各自所展现出来的人物特征也会有所不同。若学生能熟练掌握即兴创作的技巧,便能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从角色心理活动、情绪波动等方面的描述来设计肢体动作,增强角色的感染力。如教师为学生设定了“参加演员面试”这一情境,学生均扮演已有一定表演经验的演员,由教师和其中几名学生扮演纸片人、面试官等角色。参与“面试”的学生需要自行揣摩自己的人物,并根据“面试官”给出的反映做合适的反应,学生1 在扮演突然“蹿红”的新人演员时将其塑造成谨小慎微的形象;学生2 在扮演突然“蹿红”的新人演员时将其塑造成略显目中无人的形象。极致的角色反差给了“面试官”一定的冲击,随即将两名面试者放在一起面试,让两个人各自展现自己的特色,这一举动既符合即兴表演的范畴,又给了学生新的挑战,而整个表演也不再局限于单人面试,而是上升到“抢机会、展现自我”的层面上。使得整个表演更具戏剧性和张力。

二、即兴表演在表演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观察生活,丰富学生的表演认知

表演教学中教师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即兴表演的训练活动,也会要求学生每日做好基本功训练,但学生最终在即兴表演中呈现出来的效果不能仅依赖于日常训练,更要学生自身有足够的表演认知做支撑,而要实现该目标,教师便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一种常见的解释艺术的观点,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从内心深处认可该观点,方能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感悟情感。

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老人在停电的黑夜中会做什么”这一即兴表演内容,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老人的了解进行表演,随后一一点评学生的观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扮演老人时在神态、动作等方面的不足。然后给学生1 周时间观察生活中的老人,很多学生选择到学校附近的养老院做志愿者,通过与老人的交谈观察老人讲话、肢体反应等方面的特征。还有部分学生在关灯后借着月光和外面的灯光继续观察老人,对比黑暗环境下和有光照环境下的老人在行为举止上有何不同。绝大多数学生在1 周后的即兴表演中都交出了让教师满意的答卷。

(二)撰写人物小传,提升即兴表演合理性

表演前撰写人物小传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度挖掘角色背景和内在情感,帮助演员更立体地塑造形象,增强角色真实性和感染力,这也是很多知名演员一直坚持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人物小传时,应让学生加强对细节的处理,包括不同人物的生活习惯、肢体语言等,只有学生对人物形成深刻认知,才能在即兴表演中做出合适的处理,减少突兀感。

例如,教师让学生扮演一个“穷小子”,给了关于穷小子的几点信息,学生需要从这些信息中挖掘有效信息来撰写人物小传,有些学生的人物小传重点聚焦在了穷小子小时候被人欺负、看不起,有些学生的人物小传则聚焦在穷小子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物小传为穷小子设计了可能做的动作,如学生1 饰演的穷小子因小时候被人欺凌,导致其长大后形成了心理阴影,突然听到尖锐的声音会下意识蹲在墙角抱头,呈保护姿态,这一举动便较有说服力。

(三)创设多样情境,培养学生临场发挥能力

即兴表演对学生临场发挥能力要求较高,而要训练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通常需要应用到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情境,并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即兴表演训练,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还要与小组成员打好配合,避免即兴表演破坏了整个表演的调度。

例如,教师为学生创设“老年人和年轻人抢座椅”的情境,各小组成员提前预设了表演思路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但实际表演时其中一名学生忘记了台词,也没能及时给到合适的反映。另一名学生见状把他拉到旁边讲悄悄话,给了该学生缓冲的时间,又给人营造出一种两人要商议解决办法的感觉。与此同时,扮演老人的那名学生迅速反应过来,对着两人破口大骂,并点明“讲悄悄话”这一举动。除了该情境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马路碰瓷”“见义勇为”等不同情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即兴表演能力是评价学生综合水平的指标之一,学生具备良好的即兴表演能力不仅能灵活应对表演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增强表演效果,还能塑造出更加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并使整个表演作品的深度得以提升。若要充分发挥即兴表演在教学中的作用,日常教学中教师便应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百态,从生活中汲取能应用到表演中的“养分”,以丰富学生的表演认知。另外,教师还应善于为学生创设各种表演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和领悟,最后将这些内容外化到表演中。

参考文献

[1]张敏.高校表演类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25,(05):82-84.

[2]熊楚.即兴表演练习在戏剧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23,(21):45-47.

[3]杨培涵.即兴表演对演员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23,(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