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教融合模式下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作者

刘可心

绥中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125200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旅游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水平。然而,当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需求等问题。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索产教融合模式下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现状、总结经验、提出对策,为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力求提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一)产教融合的概念界定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两个系统的有机结合,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一模式强调将产业需求融入教育全过程,使教育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被视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其核心在于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产教融合对中职教育的重要性

对中职教育而言,产教融合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通过企业参与教学,使学生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其次,产教融合有助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步伐。最后,这种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 零距离" 对接。特别是在旅游管理这类实践性强的专业,产教融合的价值更为凸显。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将行业最新标准、技术和理念引入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旅游行业的季节性特点也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实践机会,使产教融合的实施更具可行性。因此,探索适合中职特点的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路径势在必行。

二、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更新滞后,难以反映旅游行业的最新发展。其次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学生缺乏真实的职业环境体验。再次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双师型 " 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不足。最后是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

现代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行业不仅需要具备传统服务技能的人才,更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网络营销等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游客需求的多元化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文化素养和应变能力。此外,旅游业的国际化趋势也使得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重要素质。这些变化对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单一技能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

(三)产教融合实施的难点与挑战

在中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不一致,学校注重人才培养,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这种差异导致合作难以深入。其次是中职学生年龄较小,适应企业环境的能力有限,增加了实习管理的难度。再次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最后是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客观评估产教融合的实施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多方协同努力。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一)校企合作机制构建

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施产教融合的基础。首先,学校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可以成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研讨人才培养问题。再次,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如共建实训基地、互派人员交流等。最后,完善合作保障制度,明确双方权责,确保合作可持续。例如,某中职学校与当地五星级酒店建立的 " 订单班 " 模式,通过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考核,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接旅游职业标准,将行业认证内容融入课程,实现课证融通。其次,开发模块化课程,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置教学单元,增强教学针对性。再次,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开发项目化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工作实际。最后,灵活设置教学周期,适应旅游行业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某校开发的 " 景区服务与管理" 课程,通过与企业合作设计教学项目,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就掌握景区各岗位的核心技能。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教学创新

加强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产教融合的关键。一方面,要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实训指导。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创新实习模式,如采用" 工学交替"、" 现代学徒制 " 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成长。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弥补实体实训的不足。某校实施的 " 双导师制 ",即为每个实习学生配备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效果显著。

结束语

产教融合模式为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可以有效地将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提出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课程体系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在实践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然而,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多方共同努力。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创新合作模式,强化质量评价,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中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旅游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晓荣 .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科学咨询 ( 科技·管理 ),2020,(41):139.

[2] 金照娣 .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研究 [J]. 中原文化与旅游 ,2025,(04):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