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红楼梦》
李维娜
蛟河市实验中学 吉林蛟河 132500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严峻挑战:学生阅读完成率低、理解碎片化问题突出。调查显示, 85% 高中生难以通读原著, 70% 教师仍采用节选教学模式,导致文本解读浅表化、学习动力不足。究其根源,在于传统教法难以突破单篇精讲惯性,缺乏激发持续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话剧教学模式的构建,正是试图通过艺术化手段破解这一困境,将静态阅读转化为动态体验,在表演实践中深化文本理解,为落实整本书阅读要求提供新思路。
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本教学模式立足于文学教育的本质特征,构建了“”审美 - 体验 - 认知“”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提出的“”悲剧美学“”理论,为本模式奠定了哲学基础。他强调《红楼梦》的价值在于展现“”人生本质之痛苦“”,这种深刻的人生体悟需要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让学生感知。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则为话剧表演提供了教育学支撑,其“”真、美、情、思“”四大元素完美契合了《红楼梦》的教学需求。吴欣歆的整本书阅读理论则从方法论层面解决了长篇经典的教学困境,其“”深度阅读“”理念指导我们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
该模式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变,将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四大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其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通过话剧表演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最后,突破了单篇教学的局限,真正落实了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架构
(一)目标体系设计
本模式构建了三级梯度目标体系:
基础目标层面,要求学生完成《红楼梦》前八十回的通读,梳理主要人物关系图,绘制贾府平面示意图,建立对作品的整体认知框架。这一阶段强调阅读的完整性和基础性理解。
发展目标层面,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多维性。以王熙凤为例,既要看到她的精明强干,又要理解她的悲剧命运;既要欣赏她的语言艺术,又要反思她的处世哲学。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影视改编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创新目标层面,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转化。可以选取“”宝玉挨打“”“”黛玉葬花“”等经典片段,改编话剧;或者从刘姥姥的视角重新叙述大观园见闻。这些活动既能检验学生的理解深度,又能培养其创新思维。
(二)操作流程实施
1. 前期准备阶段
教师需要开发《红楼梦阅读指南》,包括人物关系图谱、重点章节标注、文化常识注解等。指导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在通读过程中记录疑问和感悟。同时,组织观看87 版电视剧经典片段,建立直观感受。
2. 中期实施阶段
将班级分为若干剧组,每组 5-8 人。各剧组选择 3-5 个关键情节进行深度研读,如“”元春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等。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剧本改编,注意保留原著语言特色。排练过程中,要求学生撰写角色分析报告,深入把握人物心理。
3. 后期深化阶段
举行为期两天的“”红楼剧场“”展演活动,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观
摩。每场表演后设置“”主创访谈“”环节,由演员分享创作心得。最后组织“”回归文本“”研讨会,对照原著分析表演的得失。
(三)支持系统建设
资源支持方面,开发《红楼梦话剧教学资源包》,包括:经典片段表演示范视频、清代服饰图鉴、戏曲唱段音频等。环境支持方面,改造教室为“”红楼学堂“”,设置阅读区、表演区、文化展示区。评价支持方面,设计多元评价量表,重点关注学生在文本理解、艺术表现、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特色
(一)双主线协同推进
“文本理解线”采用“通读 - 精读 - 研读 - 创读”四阶递进策略,确保学生对原著的准确理解。每周安排 2 课时进行专题导读,如“贾府的建筑空间与权力结构”“诗词曲赋的隐喻功能”等。
“艺术表现线”则通过“阅读- 改编- 排练- 表演- 反思”五个环节,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特别注重角色内心的挖掘,比如扮演王熙凤的学生需要思考:在协理宁国府时,她的得意与忧虑如何通过神态语气表现?
(二)多模态深度学习
本模式实现了三种转化:将文字描述转化为舞台表演,将个人阅读转化为集体创作,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能力。例如,在改编“宝玉挨打”情节时,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舞台调度表现贾政的愤怒与心疼?怎样用灯光变化暗示情节转折?
(三)动态化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差异化任务:
初级任务:完成情节性表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中级任务:表现心理冲突,如“黛玉焚稿”时的内心独白:
高级任务:进行创造性改编,如“分别以贾母等女性为视角探究他们的内心独白”。
四、教学实践成效与反思
从笔者所教学高中的实践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学生在以下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1. 阅读完整性:原著通读率从 12% 提升至 68% ;2. 理解深刻性:在人物形象分析测试中,优秀率提高 42% ;3. 学习兴趣:课后自主阅读古典文学的学生比例增加 35% 。反思改进方向:1. 课时安排需要优化,建议采用“分散 + 集中”的模式,平时每周 2课时,期末集中1 周进行展演;2. 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戏剧表演方面的专业指导;3. 开发线上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本文构建的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话剧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奠基、严谨的框架设计、特色的实施策略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古典名著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该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文学阅读与艺术表现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深度参与中完成对经典的创造性传承。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模式的应用边界和优化路径,全力推动整本书阅读话剧教学的创新发展。